2018-2019学年学校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19-07-05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8-2019学年学校工作总结

征求意见稿

 

2018-2019学年,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全校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2018年全国两会系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建设“未来学校”的战略高度研发学校的发展,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办学特色和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

一、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上一年度,我校顺利完成了党总支换届工作,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为张继军、林卫民、高雁鸣、于苒、杨磊、王静、李琳,张继军当选为党总支书记。新一届总支委员会带领全体党员,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新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狠抓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使我校成为北京市文明校园先进单位。学校党总支全面谋划学校党建工作,加强顶层设计,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统筹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组织生活制度。

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北京市教育工委《关于坚持和完善北京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和海淀区教育工委《关于2019年海淀区教育系统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在办好学校中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保障学校健康发展。

制定并实施《中共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总支部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中共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总支部委员会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在制度上保证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上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按照“三重一大”事项规定,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上按照要求,先通过党总支委员会决策后,再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具体操作细节和有关事项。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选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用好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人才。

完善学校管理格局,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积极构建“未来学校”的组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我校在管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我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按照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和海淀区教工委的有关工作要求,定期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承诺书。强化重点部门监督,切实防控廉政风险。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大宣教”格局。规范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严格党风廉政制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要求,规范执行“三重一大”的有关规定。

二、办学业绩有了历史性突破

校名恢复延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校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小学、初中招生,渡过了政策困难期,如期完成了计划。共招收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各400人。

本学年, 我校被评为海淀区首批“新优质学校”、系海淀区唯一的“中学复语学科教研基地”,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实验区启动会暨海淀区“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升”项目开题会上,我校喜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改革实验区海淀区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被授予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实验区实验学校的称号,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杭州外国语学校承办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联盟首届常务理事会上, 我校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第四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等29所学校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我校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此外,我校还是“海淀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海淀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红十字人道教育特色课程项目校”“海淀区中小学冰雪运动试点学校” “北京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以及“中国科技馆馆校结合基地校”国际教育实验项目学校,成为“九年一贯制研究课题项目学校”“中国好教师研究项目”以及“海淀区足球项目实验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办好的全国11所法语国际项目学校,成为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百校”工程项目实验校、京津冀多语种名校联盟校、北京市“开展国家级高中特色项目试验学校”和北京市“中小学友好校交流项目学校”,荣获得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先进单位一等奖。我校校长林卫民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各项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二)教育教学业绩

我校2019届高考成绩再创新高,高分段学生成绩有新的突破。文科生最高分624分,进入北京市前6.15%;理科最高分627分,进入北京市前13.56%;艺考生文化课和专业课总成绩进入北京市前6.7%;孙鼎龙同学高一入学时海淀区9100名,而高考成绩排在北京市前11%。精英班重点本科率100%,近60%学生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复语精英学生重点本科率100%,普高班本科率75%,是高一入学时的6.92倍,与北京市总体上线率持平。国际班捷报频传,国际项目班学生80%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多名学生获得了奖学金。

我校2019届初三自主招生班级中考文化课总分平均分473分,超海淀区10分;优秀率77.95%,超海淀区10个百分点;总分及格率100%。英语学科优秀率85.9%,超海淀区19个百分点,及格率100%。总分最高分558分(复语班庞翔宁同学),并列海淀区197名,进入全区前1.5%。获得单科满分的有44人次,其中英语满分11人,物理满分27人,历史满分3人,生物满分3人,其中获得双科满分的有五人。初中英语听说机考满分人数58人,全年级满分率34.73%,民办班满分率41.70%,全年级体育平均分为28.76,全年级79人满分,满分率为58.51%。初中国际项目发挥外教优势,学生成绩进步显著。

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肯定。我校小学在全国处于一流水平,由外国教育专家执教的小学英语特色课程,从台湾引进的元智科学教育项目,取得了特别的成功;小学五、六年级,正逐步推进德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等非通用语种课程。本届小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在区级考评中名列前茅,小学国际化教育的课程创新和变革,得到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三)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突出

我校小学生获全国OM比赛三等奖、北方赛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展示交流活动一等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北京市赛中,我校获Scratch创意编程项目一等奖;北京市天文知识二等奖;北京市中小学生纸飞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创新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海淀区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二等奖,全国三等奖;在第十九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中,董其然、赵育瑄、石佳杨等27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北京市中小学武术健身操比赛荣获一等奖;北京市中小学啦啦操比赛技巧1级规定第二名;北京市风筝比赛二等奖;“蓝桥杯”比赛北京市二等奖;小学冰球队获得海淀区冰球联赛乙组冠军、丙组亚军;雪狼冰球队参与浙江卫视《大冰小将》节目录制;小学Dream Flyer童声合唱团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参加北京市红十字会展演,获得好评;第十九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中,刘沛、易琼、李晓卉、李秋实、陈珊珊等九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小学音乐课题获批2019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虞静获得北京市“美福杯”教师展示课二等奖;赵月东、白彦芝、任晓蓉等二十位教师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青少年阅读风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李文霞撰写的论文《CLIL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小学生口语发展对比研究》发表在英语教学核心期刊《英语学习》杂志; 郭月等9位老师获得“ 外研社杯”中小学生英语阅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贾科君、季晓霜等七位老师获得北京市“阅读之星”最佳指导教师奖。

初中学生获第五届“未来精英”中国阅读之星风采展示活动暨2019年度《读懂中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北京总决赛一、二等奖;《第四届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青少年阅读风采展示活动》三等奖;五支OM代表队与清华附、20中等校共同斩获北方地区“第一名”;“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二等奖;刘士达荣获第十届北京钢琴音乐节金奖;景世欣荣获全国青年运动会单人第4名;沈冠宇荣获全国击剑比赛北方赛区个人和团体第3名;方昕荣获2019年全国花样游泳青少年U系列锦标赛暨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花样游泳预赛俱乐部乙组自由组合第二名;陈佳悦获第十二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学生组金奖;陈佳汇获第四届“少年中国梦”青少年创意书画大会美术初中组特等奖;蒋思雄、孟维志、詹佳慧等冰球运动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佳绩;聂天依荣获2019年北京市青少年空手道锦标赛女子个人组手48kg 级第一名;2018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空手道比赛46㎏第三名;彭铂恩荣获2018中美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中国区总决赛 钢琴 二等奖。英语教师吴芳、宋莉莉、赵小敏 、王越荣获《第四届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青少年阅读风采展示活动》北京地区优秀指导教师奖;西语教师孙红茜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遗产论坛”优秀指导教师奖。

高中学生组队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荣获中国赛区总决赛二等奖,北方赛区一等奖;李碧玥等同学在海淀区第十五届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过山车项目中获一等奖;赵鑫龙等同学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未来工程师”竞赛活动中,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李凝雨等18位同学在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活动中获一等奖;等同学在北京市高一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中,获海淀区一等奖;樊睿荣在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获一等奖,汤逸飞荣获二等奖;高中西语微电影作品《La moda》获得西班牙加利西亚奖学金项目一等奖;高中生自编自导自演作品《梁祝mariposa》获西班牙使馆教育处主办的第五届西语微电影大赛冠军;德语学生张瑾姝、汤逸飞分别荣获第八届青少年德语辩论赛区域决赛二等奖、三等奖;戏剧《My Fair Lady》获2019年度“希望中国”双语文化艺术节青少年教育戏剧展演北京地区一等奖。高中教师韩笑获第二届“京教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王静获北京市中学德育课程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三、“新课堂创新工程”和“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稳步推进

学习贯彻海淀区《关于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指导意见》、《海淀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聚焦课堂教学,聚焦教师发展,扎实开展教研工作。不断完善“教师素养提升”“校本化教师教育”“发展性教师评价”等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认真做好“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研究”、“国际化教育专题研究”、“新优质学校研究”、“中国好教师项目研究”、“基于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研究”等科研项目,完成“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小学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第三方学业测评”的成绩和家长的满意度;中学研究并施行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在中考、会考、高考及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更加优秀的业绩。同时,学校加大力度引进优秀教师和知名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的首要任务,并诉诸日常管理行动,着力于提升全体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文化视野”,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校本教研多种方式,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在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复语外语项目,初中和小学由外教专家执教的英语实践课程项目稳步推进,台湾元智科学课程与创客研究中心、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多学科融合的主题教育、国际理解教育、选择性活动类教学系统等课程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小学为落实“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及备课组活动、外出进修、听评课、学生早读等相关制度,切实发挥制度的评价、激励、奖惩功能,实施“流程管理”,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着力提升全体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文化视野”,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及校本教研多种方式,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小学目前开设了国学诵读、围棋、舞蹈、健美操、书法、绘画、轮滑、科技、手工、单片机、陶艺、合唱、戏曲、跆拳道、复语、艺术体操、元智科学等选修课,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视野的开拓、兴趣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学期选修课不断完善管理,加强过程性评价,教学品质要求与国家课程标准相同。为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我校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以校区为单位,各年级部组织开展流动图书馆建设工作和相关读书活动。同时,精心设计“指向教育的各类活动”,学科活动有创新、重品质。开设的中外方教师共同执教的“外语实践新课堂”效果良好,小学新一年级国际英语课程班项目稳步推进,今年9月正式开班。复语项目向下延伸至小学五年级。

初中狠抓课堂教学,以海淀区骨干教师评选、“一师一优课”和“风采杯”教学展示活动为抓手,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聚焦课堂,以教定研,以研促教。各教研组围绕“深度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等关键问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参与“中国好老师”项目语文、数学学科区级研究课,参与承办海淀区校本教研邀约展示活动,文科综合组做校本教研介绍及讲授展示课。加强对“教学五认真”的常规检查,发挥教学督导的职能,教学干部带领教研组长团队,重点在“上课”及“作业”两项工作中实行“检查——反馈——评价”的有效管理。精准教学,高质量的完成初三备考工作,英语听说机考满分人数58人,全年级满分率34.73%,民办班满分率41.70%,全年级体育平均分为28.76,男生平均分为28.71, 女生平均分为28.98;全年级79人满分,满分率为58.51%。初中国际项目发挥外教优势、加强中外教联合教研、增强中外教师团队黏着度,本学期初中国际项目进一步对教研活动进行升级,活动准备更加充分,提前就老师感兴趣的话题制定主题计划、提前两周与外教主讲人进行备会,充分发挥外教资源的优势,通过主题教研会增强中外教团队的黏着度,在提高中外教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中教的英语水平。复语教学再结硕果,我校初二西语班两位学生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在马德里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遗产论坛”并用西班牙语做主题演讲,向与会人员介绍中国的故宫,获得最佳文化展示奖。我校西语班外交、中教和学生受邀参加“西班牙语的价值在中国日益增长”研讨会,并与西班牙外交和欧盟大臣进行交流。我校初三日语班学生受邀参加“心连心:邀请中国学生长期访日项目”,获得为期11个月的到日本中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合唱团引入外籍专家进行教学指导,5月25日参加中日友好交流合唱比赛活动,获得银奖和最佳风采奖。

高中围绕“绝对质量进步”,向管理要质量,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追求“卓越品质”。修订了高中校区教师“教学五认真规范细则”、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手册、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方案、教案检查、听课记录检查表、作业要求细则、听课制度、选修课实施方案、公共教室管理制度、考试巡考制度、考试分析标准及早晚读标准,完成高中教学工作手册。教研组开展学科活动,开展“走进名著,悦读生活”;组织学生参加组织学生参加海淀区戏剧节初赛;“希望中国”戏剧展评初赛;“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英语素养大赛;高三备课组完成校本教材——北外附校2019届高考英语复习宝典的编写;复语教研组积极开展复语学科活动;数学教研组扎实推进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级学生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布置分层作业,提高课堂效率。加强高中国际项目,与项目合作校展开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关注学生升学出口;加强招生宣传工作,举行了四次高中国际开放日活动,参加高中招生展会6场次;形成国际项目例会制,每周一召开国际项目例会,汇总招生情况,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英语教研组与外教开展联合教研,探索典范英语有效教学模式;实行多学段多语种联合教研,将复语学科活动融入教学中。

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开展“活动德育”

小学德育根据学校工作思路,严抓落实,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勤奋、进步;坚韧、成功”学期目标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基于上学期对各学段习惯养成情况的普查,以及对各年段习惯培养重点的总结归纳,本学期从礼仪教育和习惯培养两个维度量化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的礼仪教育、习惯培养的主阵地在于班主任的管理,本学期重点抓住班主任的管理意识,通过进行班级管理艺术、学生教育艺术及德育工作知识的通识培训,提升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学生教育能力。本学期举行了小学生春季社会实践、第四届绘附校最美春天、红五月歌咏比赛、趣味运动会、庆“六一”国际儿童节等校级德育活动。同时,以各大节日为契机,以大中队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少先队活动及主题教育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落实“宏志德育项目”,通过“中小学生行为养成”项目,可以更加完善我们的德育项目,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辩证处理“儿童自由与规训儿童”的关系,构建符合儿童建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天赋的新课堂体系,打造充满童趣、童真的校园文化,全面实施“有一种好习惯,会一副好口才,练一手好书法,写一篇好文章,说一口好外语”的“五个一”工程,使全体小学生能够成长为“独立自主、积极向上、学业优秀、素质全面”的好孩子。

初中进一步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扎实做好校园常规管理工作,推动学校校风、学风、班风建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宣扬校园精神文明,并针对不同年级,分层次地召开学生大会,开展教育活动。联手医务室开展卫生健康知识的专题学习,结合重大节日如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眼日等,利用晨会教育、视频录制、专业培训、进班辅导、检查公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卫生健康教育。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初一年级进行了班主任调整,实现了学校德育工作核心力量的重组。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了一些列“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校园安全防范、交通安全防范、消防安全防范、自然灾害安全防范、法制卫生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校园之星”评比,树立身边榜样。组织了多场主题讲座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听外交风云,听国情世情”外交官进校园系活动使学生了解外交官的成长历程,树立远大求学志向。2019年中学校园文化节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契机,将弘扬传统文化与主题爱国教育相结合,开展了“传承经典 礼赞祖国”爱国主义主题班、朗诵/演讲比赛/征文展示/课本剧表演、“荣耀社团 激扬青春”主题社团成果展演和嘉年华等一系列活动。今年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计入中考成绩的第一年,初中德育部门根据市、区教委要求,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做好初三综素评价工作。同时,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自我提升,丰富校园生活,目前初中学生自发组织的的社团达到20多个。

高中从狠抓德育常规工作入手,从文明礼仪、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清洁卫生、健康生活、安全自护六个维度评价学生操行办法,强化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形成“追求卓越”的育人氛围。开展主题班会,分别以“开学第一课”、“学习雷锋精神”“诚信考试”“安全教育”“为你骄傲,我的祖国”“不负青春,无悔拼搏”等为主题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开展多个专项行动规范管理,召开全体高一高二学生大会,以“勤奋、进步;坚韧、成功”为主题进行入境教育,指导科学管理时间,说明作息调整的目的和具体安排,提出午休纪律要求,从“明确目标”“严格自律”角度对学生提出要求;根据学生特点及教育、教学安排体系,制定了 “班班有歌声”实施方案,并开始进行实际操作阶段——由国歌、团歌、校歌、班歌、外语歌曲等构成了各班级的演唱歌曲。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五四”百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青春力量”系列活动,发展团员、举行宣誓仪式、合唱比赛、板报、微电影、主题升旗仪式等活动;开展”世园会”春季实践,高三年级国子监成人礼、百日誓师、壮行冲刺、毕业典礼等,中法建交55周年共绘“熊猫风筝”、微电影拍摄、”外交官进校园”讲座、安全讲座、生涯规划之大学专业选择讲座等活动。

五、完善行政后勤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美丽校园建设

我校继续完善行政后勤服务体制机制,成立了 “行政综合服务”的概念,建构支持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服务保障体制机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进步。不断修订和补充学校薪酬、采购和工程制度、预决算制度等,修订公布“部门、校区管理机制体制方案”等一系列重要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我校的财务运营、后勤服务及管理能力。本学年,完成了大操场升级改造工程的第一阶段工作,预计今年暑期完成全部工作,先东创客中心、国际展厅、智慧教室、教师公寓、图书角等先后投入使用。为配合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教师的生活设施也在不断的升级改造,计划完成道路的命名工作,教学楼和宿舍楼卫生间的升级改造,建设陶艺吧、牧场等,着力打造充满童趣、童真的校园文化和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人文环境。培训学校、物业公司不断拓展运营能力,逐步推进经济收益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培育“造血”功能。

学校行政、后勤部门充分发挥协调和保障的作用,对外做好宣传、上报工作,对内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校办完成了职评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人才招聘相关事宜,完成了特别贡献奖申报、及时完成学校重大会议及活动新闻稿件的撰写和发布,通过网络等对外媒体进行投稿,宣传我校。财务主要完成学生缴费、名单整理及催缴欠款等事项管理、工资核算及发放工作、业务经费预算执行等工作。工程配合各项改造工程,对施工工地进行巡查、监督施工质量和进度,按时、保质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信息网络与安防消防管理中心确保校园网站安全和各项网络设备零事故。家长接待中心除接待校内家长各项事务咨询、物品代收代管、学生托管等工作、失物招领代管外,接待家长的招生咨询工作及家长投诉。

宿管中心作为强大的“德育平台”,不断提升德育功能和安全保障功能。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坚持“持家能力关乎人的一生幸福,将‘生活的本领’作为礼物教给孩子,通过小学生内务培训、“文明用餐小标兵”、小学生红十字社团急救知识、“21天好习惯”案例分享会及中学新生内务培训、诚信教育等活动,营造宿舍生活的家庭模式,打造友好的空间、亲密的同伴,训练学生的持家技能和独立生活能力。严守安全值夜、急病送医等工作规范,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常规内务管理、学生系列微课及教学、宿管队伍建设、心理辅导站建设以及医务室保健、救急等工作,初步实现“温馨的港湾、快乐的家园和自主成长的乐园”的管理目标。全体老师积极主动做好防病和消毒工作,给孩子们创造健康、安全的宿舍环境。保健室工作,做好每日晨午检播报及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工作;完成本学年全校师生意外伤害及校方责任险工作;顺利完成全校师生疫苗及健康体检工作;诚邀专家来校做专题健康讲座;做好医疗机构许可证校验工作。做好消毒和日常宣传教育、晨午检工作,积极防控秋冬季节传染病。

饮食服务中心工作在严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致力于饮食服务中心各方面工作质量的提升,整体工作稳步推进,有序供餐,为学校的稳定发展起到后勤保障作用。牢固树立餐饮工作“一百减一等于零”的安全管理意识,做好食品安全各方面的防范工作,顺利通过海淀区食药局等领导部门的检查工作。继续引入膳食家长委员会参与监督模式,构建餐饮工作多方参与管理机制,提高餐饮管理模式的民主化和透明度,有实效的提高餐品质量。原教工餐厅11月正式搬迁至学生食堂地下用餐,为老师提供更优越的用餐环境。晚上开设夜宵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

 

本学年,我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我校将充分挖掘语言的魅力和北外语言教学的实力,非通用外语课程将逐步达到12门,并向上下延伸。同时,要努力构建了基于现状并富有创新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体制,通过不断的变革、创新和完善,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天赋的新课堂体系,打造充满童趣、童真的校园文化和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人文环境。通过不断变革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学校进入更高的发展平台。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