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教委基础教育二科2019-2020学年度
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全市、海淀区教育大会精神,对标海淀教育大会提出的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海淀区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及高中教育高质量多样化发展,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海淀中学教育。
二、工作目标
1.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方向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与学变革。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教育部、北京市改革政策措施的要求,形成海淀特色,实现海淀质量。
2.坚持问题导向和项目引领,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坚持改革方向,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新品牌、新优质学校建设、学科基地建设、风采杯等形式的项目及活动,促进中学教育
质量进一步提升。
3.进一步推进中学全面而有特色的发展
深入推进各学校在质量提升的基础上,探索推进人文、科技、
艺术、语言、体育等领域的特色建设。
4.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教师新课程研究能力及教学领导力
通过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中学干部教师应对新中高考改革和初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增强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重点工作
(一)深入落实中高考改革工作
1.积极应对中高考改革变化
坚持“两委”领导带队进行毕业年级工作调研制度,坚持专家组研讨和各阶段质量调研分析制度。加强2020届初高三学生选考指导与管理。做好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教学衔接,统筹初二年级生物、地理学科教学安排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准备,组织教研部门制定体育、艺术、技术等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区级组织方案。
2.扎实落实2020年中高考的各项工作
指导并联合学校落实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特殊情况学生学分认定及平台计分审核工作。指导并联合学校做好初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完善工作, 联合教科院加强研究,确保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的规范衔接。认真组织初中毕业考试,注重过程和细节落实。牵头做好中考英语第二次听说机考、中考纸笔考试阅卷工作。
联合进修学校、招生考试中心做好高三的适应性测试、模拟训练等工作。落实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校按市区要求做好数据录入和相关评价,指导师生科学做好评价和数据上传,科学完整呈现学生三年学习成长过程及成果记录。
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的评选工作。
(二)深入推进初高中新课程改革
3.组织好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按市教委要求,组织落实好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校做好各类实践活动的规划、实施、评价,组织协调社会资源,支持学校的活动。
4.落实好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部编教材的使用
坚持正确育人方向,加强部编教材的选用、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层层落实责任。联合进修学校、教科院等部门,开展部编教材的课堂教学实施的研究,加大培训、展示的力度,树立典型,形成海淀经验。
5.组织开展全区初高中教学干部、一线教师的培训
联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全区高中学校干部及2020级高一年级任课教师“高中新课程方案及新课程标准全员培训”,指导干部教师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改进教与学方式,改进学业评价方式,将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指导学校及教师做好高中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6.推进海淀区高中教学管理平台的使用
正式推广应用海淀区高中教学管理平台,制定并下发《海淀区高中教学管理平台应用管理办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校选课走班、高考选科、智能排课等教学管理工作提供资源及技术支撑,加强对教师配置、班级编排、学生管理、设施配备等方面的统筹力度。
7.指导学校做好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与研修指导工作
加强对第一届新高考模式下高三年级教学组织及学生选学情况的调研、研判及科学指导。加强对全区教学资源的合理统筹,指导学校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全区高中教学质量。
(三)继续深化“新品牌”学校建设
8.落实“十三五”时期“新品牌学校”建设的规划,将“新品牌学校”建设工作与新高考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等当前的改革命题有机结合,使“新品牌学校”建设在“十三五”末成为海淀新的教育品牌。
(四)组织开展2019-2020学年海淀区“风采杯”(第四届)中学教师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9.组织开展“海淀区中学‘风采杯’中学骨干教师教学基本功示范展示活动”,面向全区中学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群体,创设骨干教师成长发展平台,通过教学设计、说课和微格教学展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课程研究及课程领导力、教学实践能力,并且为全区教师队伍的雁阵式发展打造好“头雁”。
(五)推进中学学科教研基地工作
10.召开中学学科教研基地交流研讨会、阶段推进会,支持推动校际交流研讨,分享基地建设成果及经验,以学科基地为平台,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研究、教师研修工作。
(六)深入推进“1+3”育人模式改革试验
11.指导全区各学校规范做好学生推荐工作,监督指导10所区级项目学校规范做好方案预案制定及面试、录取全过程工作。继续依托区教师进修学校“‘1+3’项目研修工作坊”,为项目学校的课程建设与优化、课程实施提供指导。指导10所项目学校总结梳理“1+3”育人模式课程建设、管理制度、评价机制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经验。
(六)加强对中学教材教辅材料的征订及规范管理
12.牵头做好中学教材征订工作,联合区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加强对中学教材、教辅材料管理及使用工作的检查监督机制,确保各学校管理规范,防止违规和腐败现象发生。
(八)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13.不断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
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发挥达标学校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学习培训和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明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底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安全的教育环境。把落实《义务教育管理标准》作为提高全区初中学校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促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
14.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严格落实《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展开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教基厅〔2018〕3号)、市教委《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要求,坚持“育人为本,科学减负,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指导思想,深入推进作业减负、课程减负和考试减负。加强对教师执教行为的管理,坚决杜绝学校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
15.加强学籍管理指导与控辍保学工作
落实市教委学籍管理规定,加强中学学籍管理工作的规范管理和督查指导。做好中学学生毕业结业相关工作,严格审核中学毕业生毕业资格,制作并下发毕结业证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及时为符合义务教育阶段转学、入学条件的学生协调学校接收并办理转入学手续。
16.加强对中学规范办学的监管
加强对中学违规补课及公办中学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情况的监管,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深入治理中学及中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切实有效杜绝各类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17.加强对全区中学危化品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的监督指导
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区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制度及规范学习,针对各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等进一步开展专业规范培训,定期下校检查学校危化品管理情况,提升学校危化品管理水平,保证校园安全。
18.有效处理解决“接诉即办”、群众信访有关事项
指导学校规范办学,按政策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减少投诉率,进一步提高信访事项解决率、满意率。
(九)其他常规工作
19.继续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区级晒课评课活动,激励教师通过备课晒课的研修实践,提升育人理念与教学水平。
20.做好2020年夏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20年高考阅卷教师的推荐选调工作。
21.牵头组织实施高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工作。
22.做好2020年普通高中宏志奖学金获奖学生推荐工作。
23.配合市教委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年度工作任务申报与任务验收、“翱翔计划”科学论坛工作。
24.加强对学校专项工作的经费落实与过程监督,促进学校效管理。
25.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内高班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指导。
附件:海淀区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校历
海淀区教委基础教育二科
2020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