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做好学期末德育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
为落实市区教育系统工作要求,稳妥做好近期德育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布署如下,请各校认真落实。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一)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制定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放假前各校要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排查,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细化心理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加强与区教科院、医疗机构、心理援助机构的联动配合,最大限度降低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落实“五个一”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疏导
1.上好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组织学校心理教师为全校学生上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学生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与心理压力。
2.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围绕自我成长、学会学习、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教育,指导学生坦然面对挫折与困难,以积极心态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懂得生命的宝贵。
3.进行一次全面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底排查。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群体,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尤其要重点关注排查有心理疾病病史、情绪波动较大、亲子关系紧张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对排查出的心理问题学生,要建立危机个案人员库,要长期跟踪关注并详细记录心理疏导情况。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和精神疾患的学生,要及时反馈给家长,并视情况转介相关医疗机构。
4.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组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任课教师,通过面对面、电话、微信、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与每一名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缓解学生紧张、焦虑、懈怠等不良情绪,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5.召开一次线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家长开展一次线上家庭教育培训。就困扰家长的典型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加强沟通,切实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一)及时做好信息发布
各校要做好关于寒假工作的政策宣传,通过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就家长关心关切的问题及时做好学校层面的信息发布,及时将工作安排、有关要求传达到每一位家长,听取家长合理的意见建议,努力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二)畅通家校沟通方式
班主任是家校联系最直接的桥梁,班主任要畅通家校联系方式,及时解答家长疑惑和咨询。要将各项重要工作安排及学生学习任务等信息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并注意做好工作记录留存。
(三)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要充分发挥三级家委会作用。指导校级家委会通过发起倡议书等形式做好学校层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减少聚会和出游、居家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帮助学生制定作息安排表等;年级家委会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享家庭教育资源、家庭教育方法;班级家委会中班主任要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家长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家庭教育,如指导家长做好学生居家生活管理、要求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外出、合理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正确使用网络拒绝不良信息等。
(四)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各校要采取适当方式开好家长会,指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做好学生寒假期间的个人安全防护,关注学生情绪和心理状态,呵护好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家长在“光盘行动”和“垃圾分类”等活动中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五)做好家访工作
学校要以电话、微信、个别面谈等多种形式组织班主任开展家访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学生成长环境和思想动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个别答疑辅导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家校间的沟通与信任。
三、提前准备,稳妥开展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评选工作
为稳妥推进市级、区级先进班集体及毕业年级市级、区级三好学生评选工作,各学校要根据即将下发的评选通知要求,核查所有学生的参评资格,不得剥夺和遗漏任何一名符合条件学生的参评资格。结合评选文件及工作实际制定学校评选方案,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减少人员大面积聚集,确保各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畅通学校咨询、监督电话,及时回应学生、家长的疑问并积极解决。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对落选学生及时进行情绪疏解,引导学生及家长正确认识三好学生评选目的与意义。
区教委德育科
2020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