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消防安保暨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 时间:2021-12-23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消防安保暨

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冬春季节,风干物燥,是火灾的易发多发期,为切实加强冬春季火灾防控力度,按照北京外国语大学、海淀区教委、清河街道安全生产办关于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保卫以及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部署,全力营造冬奥赛事举办期间校园消防安全良好环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抓好安全生产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和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点消防安保任务,结合全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秋季学期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工作、119消防宣传月专项工作以及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治理火灾隐患,严控火灾风险,切实消除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净化消防安全环境,维护校园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积极响应并助力实现 “四个确保”工作目标,即确保冬奥场馆、全国“两会”会场住地周边区域不发生起火冒烟事故,确保“七类高风险场所”不发生有影响火灾事故,确保“六类薄弱环节”和消防安全重大隐患点位不发生较大亡人火灾事故;确保全区社会面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及有影响火灾事故。

二、组织领导

成立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暨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卫民、张继军

副组长:高雁鸣、于苒、杨磊、王静

成员:谭畅、李晖、李洪杰、孟娜、孙亚楠、章继华、闫盼盼、王健、代常占、李利、杨巍、陈晨、刘旭亮、李自明、宗明辉、张炜、罗磊、冯燕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杨磊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政统领、全面参与。领导小组要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深入开展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形成党政统揽建已中控员、保安员和工程为主的微型消防站,教师和志愿者参与的群防群治力量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严管严控。深入分析研判学校消防安全现状,找准火灾隐患风险,针对突出、重大火灾隐患和区域性火灾隐患,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措施,实现最佳防控效果积极营造从严从紧管控的高压态势,分类制定“一事一策”针对性消防安全管控措施,确保奥运赛事、全国“两会”举办期间消防安全万无一失。

四、工作任务及整治重点

(一)严防学校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根据《海淀区教育系统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消防安保暨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列举的高风险场所类型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界定的学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防控工作重点部位有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小宿楼、食堂、锅炉房、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档案室、地下空间等。

1)做好校园消防设备的管理工作。保卫科对防火卷帘门、烟感、声光报警、手报按钮、消防报警主机、排烟、正压送风、消防喷淋系统、消防水压、报警电话、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实施做到全面检查与管理,及时与维保单位对接,确保所有设备设施完整好用。

2)做好综合楼和小宿楼的消防安全管理。物业公司管委会要严查疏散通道占堵、室外消防通道车辆违停、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室内吸烟、做饭、电动车室内充电、违规使用电器(禁用热得快、电褥子、除电吹风以外超过1000W的大功率电器)、人走未断电、楼道常明灯等现象,巡查安全出口及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设备完好情况。

3)工程部、餐饮中心做好用电用气部位管理。加强配电室、锅炉房、食堂用电用气管理,工程部重点检查配电室、教室、办公室撕拉乱接电线、插座连插座现象,规范电器产品、线路敷设安全,定期对配电室、避雷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检测。

餐饮中心按照规定对烟道进行清理(60天),检查灶具、燃气管线有无破损漏气现象,及时清理烤炉内油渍,食堂内部消防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完整状态,尤其是对堵塞消防通道、遮挡消防设备现象进行检查整改。

4)宿管中心做好宿舍消防安全管理。严查学生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进入宿舍、逃生通道上锁、使用充电宝、撕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床头灯、点蜡烛、蚊香、焚烧物品等。确保内部消防设备设施处于完整状态,杜绝堵塞消防通道、遮挡消防设备现象,值班教师掌握消防报警主机操作方法和报警处置流程,能熟练运用消防“四个能力”(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5)实验室安全管理。重点排查实验室消防设施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配置情况,严禁使用小太阳、热得快、电热毯、电热膜、电炉子等电器。严格实验试剂的采购、使用、储存,尤其是易制爆、易制毒等危险化学试剂的使用必须按操作规程执行,自行配制的实验样品,主要成分是危险化学品的,要按照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不应随意放置于实验台。实验室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化学品危险性质的警示标志,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标志。实验台上易燃液体存放量不应超过一天操作所需数量,剩余化学品应放回适当的储存场所。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柜应有导出静电的接地装置并可靠接地。液体化学试剂应放置在防遗撒托盘上,实验员做好每日消防安全巡查工作。

6)图书馆、档案室安全管理。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区域内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确保烟感、手报按钮、灭火器、应急指示标识处于完好状态。安全用电,严禁使用小太阳、热得快、电热毯、电热膜、电炉子等电器,禁止点蜡烛、点蚊香、焚烧杂物、使用明火。书籍和档案及时上架,不得随意码放,不得占用疏散通道。区域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电器。全员必须熟练掌握消防设备实施的使用方法,发生火情,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二)严防校园消防安全薄弱环节

持续围绕电动车充电管理、宿舍内吸烟、安全教育演练、私拉乱接电线、遮挡消防设备和堵塞消防通道、微型消防站建设等薄弱环节深化综合治理。

1)开展电动车综合治理。加强无牌、临牌电动车管理,“非正规”电动车禁止入校,与车主签订安全协议,严查电动车及蓄电池进楼入室现象,发现室内存放、充电的,要从严从重处罚。保卫科要规范电动车停放管理,工程部定期对充电设备、电器线路进行检查维护。

2)加强校园控烟工作。大力宣传校园禁烟工作,张贴禁烟标识,严格执行无烟校园管理。同时医务室、物业中心管委会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职工宿舍、校内吸烟情况进行检查,首次发现罚款200元,再次查实取消住宿资格。

3)全面开展安全教育演练。加强消防宣传教育,严密安全防范措施。结合冬春季火灾特点,利用主题升旗仪式、班会、宣传栏、电子屏等宣传阵地,全方位投放针对性消防安全知识,引导师生员工认识火灾危害,主动学习防火常识、灭火知识、逃生技能,各校区根据海淀区教委要求,每月进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要求员工必须掌握消防“四懂四会”(懂火灾危险、懂预防措施、懂扑救方法、懂逃生方法;会报火警、会处理火险事故、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疏散逃生),不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自救能力。

4)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办公室、宿舍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禁止“插座连插座”,因工作需要布置电源的,报工程部进行用电负荷测量,根据情况,敷设固定线路。各校区、部门要教育员工养成“人走断电”的良好习惯,值班人员下班前要进行“六关一锁”检查。

5)遮挡消防设备和堵塞消防通道。开展 “两个通道”宣传教育及专项整治。“两个通道”即消防车通道、室内疏散通道。各校区部门负责人严查“两个通道”被堵塞、占用等问题,禁止遮挡消防设备设施,防火卷帘门下禁止堆放物品,告知本校区、部门教职员工应保障校园内消防车通道畅通,避免不按规范停车占用消防车通道,遮挡消防设备设施现象。全面清查室内疏散通道被堵塞占用等问题隐患,及时发现并清理疏散通道内堆积的杂物。

6)推进微型消防站人员和装备建设。组建已消防中控员、保安员、工程维修员为主要成员的微型消防站,建立防火巡查及24小时值班制度,结合“一警六员”实操实训工作,定期开展拉动训练,加强灭火基本技能培训和达标考核,与西二旗消防救援站联勤联动,确保发生火情快速响应,实现初期火灾“灭早、灭小、灭了”。

、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12月23日)。成立领导小组,分析研判消防形势,研究制定方案,召开会议动员部署,进一步明晰职责、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加强保障、广泛宣传扎实推进火灾防控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12月24日至1月31日)。按照方案部署要求,准确把握防控重点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推进消防隐患问题整治工作,切实降低火灾风险

(三)严管严控阶段(2月1日至3月31日)。进一步提升校园火灾防控力度,持续开展全面检查严格落实“一事一策”措施,严管严控各类火灾风险隐患。为冬奥赛事、全国“两会”期间以及除夕、十五等重要节点,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四)总结巩固阶段(专项行动结束两周内)。全面总结火灾防控工作成效、经验和做法,固化各项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机制,不断提升重大安保期间社会面火灾防控水平。

、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清醒认识火灾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校长要亲自抓研究部署,迅速明确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架构,细化职责任务,加强调度指挥,确保顺畅衔接、有力推进各阶段任务。

(二)严格考评,落实工作责任。领导小组、安委会对各校区、各部门开展检查,重点检查工作部署及任务落实情况。对组织有力、成效明显的校区和部门提出表扬;对工作不落实、进展缓慢的通报批评,因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依法严惩事故责任人。

(三)加强工作反馈,确保信息通畅。各校区、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情况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工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积极通过动态信息、工作简报等形式向安委会反映工作成效,亮点工作、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请各校区、部门于每月24前报送本月工作进展情况;2022年3月14上报整体工作总结。材料上报邮箱:bwfxlxl@163.com。电话:82747882

北外附校安委会

                                             2021年12月22日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