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作者: 时间:2023-03-02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甲流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预防和控制甲流等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规、文件和市区教委相关部署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及时发现和报告甲流等传染病病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甲流甲流等传染病在校园扩散蔓延。

二、组织领导

( 一 ) 领导小组

组长: 林卫民 、张继军

副组长: 于苒 、杨磊、王静 、谭畅

组员: 全体中层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领导、统筹指挥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负责协调各工作小组联动;负责信息发布和舆情监控;负责做好学校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各类教育教学工作指导;科学有效处置本学校因甲流等传染病产生的相关事件,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二)工作小组

1.高中学部

组长: 王静

副组长: 高中德育主管,年级部主任

牵头部门: 高中教导处

主要任务:

完成学生“一日三检”,每天做好教学区域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以及室内外消毒工作;完成师生每日信息报送工作;若出现甲流症状师生,立即进行应急处置并执行上报制度执行上级部门的研判决定;完成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交付的其他任务。

2.初中学部

组长:杨磊

副组长:初中德育主管,年级部主任

牵头部门:初中教导处

主要任务 (同高中) 。

3.小学学部

组长:张继军

副组长:小学德育主管,年级部主任

牵头部门:小学德育处

主要任务 (同高中) 。

4.K年级组

组长:于苒

副组长:孟娜、廖沧龙

主要任务 (同高中) 。

    5.医务室

    组长:杨磊

    副组长:杨巍

    组员:李晓岩、余芝婵等校医

    完成全校每日学生缺勤情况汇总,建立并每日更新甲流病例台账和发热台账,上报校长;做好确诊甲流病例的跟踪,关注康复情况,对家长进行如何办理复课证明进行指导;做好发生甲流病例班级和宿舍的消杀工作。

三、工作措施:

1.严格落实学生晨检、午检、晚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班级实行晨午检制度,宿舍区实行晨、午、晚检制度,班主任、生活老师发现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腮腺肿痛、腹痛、腹泻、呕吐、黄疸、皮疹、结膜红肿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学生第一时间将学生医务室进行健康观察并通知家长回就医,并及时填写《晨、午、晚检记录表》。班主任还要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病因,如学生就医后诊断为甲流,要及时报告给年级主任和校医室校医室接到报告后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并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2.各学部要抓实通风制度,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班主任安排专人负责通风,上午课间操午间和放学后开窗通风换气各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年级主任负责检查并考核。

3.物业消毒人员按要求对教室及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四、处置流程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有效地防控机制

1.各学部要把学生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做到思想不麻痹,工作不放松。党政一把手是学校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防控工作组长,应做好防控计划、组织、督导、宣教等工作,处理好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扎实履行好学校防控传染病的“发现、报告、协助处置”的职责。

2.各学部、部门要落实“四方责任”,明确专人主管、专人负责和人人有责。进一步细化每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对负责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业务娴熟,有效落实工作。

(二)加强沟通,做好联防联控

学校要建立健全贯通校内外的防控工作体系,认真学习了解甲流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特点,对防控传染病工作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和细致梳理,加强薄弱环节,及时弥补漏洞。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出现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能够有效应对。积极与家长沟通,争得家长理解,明确家长责任;要与辖区卫生部门、疾控部门紧密联系,积极配合并接受区卫生部门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和相关处置措施的指导,形成有效地联合防控机制。

(三)高度重视,细致排查,认真做好信息上报等工作

1.严格细致做好排查工作。各学部要组织好班主任、宿管老师、校医等做好晨午晚每日三检工作。

2.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学生缺勤缺课的追访工作。班主任要问清缺勤学生的情况,是否有发热等症状及就诊情况、诊断结论等,认真做好记录,尤其关注患甲流学生的情况,并及时上报。校医余芝婵(电话82747062 / 82747100为校内传染病报告人,负责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向校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

(四)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

学校要通过广播、电子屏、校园网、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对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甲流防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防止产生恐慌情绪,保证社会及校园安全稳定。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