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要求,落实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学习和贯彻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等文件,按照海淀区教育督导室安排的责任督学指导意见,充分挖掘学校的体制机制优势,以提高“学校能力”为重点,继续深化“学校变革”行动,不断提升“学校品质”,完成“学校教育要使全体学生发生对人生有益变化”的教育使命,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学校价值。
本届参加高考学生在当年进入我校高中时,中考成绩500分以上仅1人,面对这样的基础,三年后的今天,学生的学业水平在高考中得到到大提升:文科本科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51.72%,600分以上7人,最高分632分;理科本科上线率92.3%,一本上线率38.46%,600分以上3人,最高分622分;文科语文最高分130分;数学130分以上8人,最高142分;英语130分以上8人,最高分141分;文综最高分245分。理科数学最高分136分;英语最高分142分;理综最高分263分。我校高中教育教学的“加工力”得到了区教委领导的多次肯定。
本届中考成绩语文满分1人(全区仅十人);数学满分2人;英语满分11人;物理满分3人;中考文化课平均分超海淀区22分,优秀率88%,超海淀区15个百分点;英语学科平均分116分,超海淀区7分;优秀率98%,超海淀区17个百分点。
中考成绩总分550分以上占30%,540分以上占54%。
复语班学生在同时学习两门外语的情况下,总分平均分552.76,文化课总分平均分513.18,超海淀区42.84分,各科优秀率均达100%;英语平均分118分。其中肖博文、汤景仪两位同学获英语、物理双科满分的佳绩。
本届高二、高三会考成绩继续保持优异,7科会考有4科通过率为100%,3科优秀率超过海淀区平均水平,所有学科通过率均超过海淀区平均水平。
本届国际课程班学生全部被美国排名前一百位(其中35%的学生被美国排名前五十)、加拿大排名前十及澳大利亚八大院校等知名大学录取。托福100分以上学生占总人数的35%,雅思7分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其中1人获得阅读单项满分),ACT考试中有2人获得科学单项满分36分。
本届小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在区级考评中名列前茅,小学教育取得的全面优秀的工作业绩,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我校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的首要任务,并诉诸日常管理行动。本学期,我校着力于提升全体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文化视野”,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校本教研多种方式,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小学各教研组继续请进专家,从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课标解读等方面,为我校小学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国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专家、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专家、教育部“国培专家库”首批专家、外研社《新标准》系列教材中方副主编鲁子问教授莅临我校指导英语教学工作;海淀区数学教研员孙京红老师走进我校数学课堂;海淀区教科院高培志书记走进我校,指导小学语文组课题研究工作。多位教师到谈固、台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将在外拍摄照片及相关学习资料制作成PPT在校区教师大会上交流。在期中和期末召开“金点子分享”教学论坛,各年级、各教研组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将自己的点滴心得与全体教师分享。
初中教师积极承担区级研究课,展示课堂教学风采。英语教师李广智在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进行了一堂区级公开课展示,海淀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孙铁铃带领全区英语老师进行评课,并对该课给与高度评价。化学教师王学辉和寇敬蕾承担海淀区初三化学专题复习研究课,海淀区进修学校初三化学教研员任宝华、海淀区兄弟学校的初三化学教师以及部分其他区县的化学教师、江西骨干教师代表团的部分教师及我校部分初中教师,约一百多人参加听评课活动。海淀区教科院在我校举办《心理健康》教材研修——“走进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活动,海淀区教科院王侠、海淀区进修学校心理学科教研员鄢荣农出席本次活动。初二英语备课组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区级教材教法交流活动, 受到了教研员和兄弟学校教师的肯定与好评。数学教研组孟威和杨磊两位教师参加了2016国培项目——《基于“学科素养”提升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思路解析》,孟威老师担任其中《函数》部分主讲教师,杨磊老师任承担了专家评课任务。
高中数学教研组李妍、李明辉、单玲在十九中参加了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际论坛——数学专场活动;李明辉老师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参加海淀区高中课改《致思•问行》系列论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的活动;李明辉、李妍、朱文曦三位老师在人大附中参与高中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研讨活动。英语教研组邀请了北京教育学院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外语系主任李宝荣副教授,海淀区英语教研员刘晓波老师、聂胜军老师参与主题教研活动。组内教师参加北外国际推出了“成长契约”中学术素养之“少年研究员”培养计划的交流,并参加北京市四大城区在清华附中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参与听课研讨。组织教师参加海淀区高中课改系列现场会培训、海淀区学科核心能力提升培训。安排教师参加高中学科教研基地现场会、数学学科专业培训、信息技术、教务软件等培训。
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以“骨干引路课、青年教师研究课、新教师见面课、各类访团交流课”等多种形式呈现,发挥不同课型对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启发功能,通过“师徒结对”,提升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小学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共接待家长一千多人次。初中对优秀课堂教学实录进行课例研究,何宇周琴分别在北部新区的“同课异构”公开教学中获得好评。高中杨健雅老师的市级公开课评选中获奖,建立了旅游地理”、“最美和声”、“模拟联合国”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大学跨文化交际等特色课程。
小学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成功通过了海淀区十二五课题《小学想象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等15个课题在全国、市、区级立项。初中成为海淀区“中小学阅读素养提升”研究项目试验学校,高中成为外语教研基地学校。
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春季社会实践、田径运动会、庆六一活动、“一班一电影”微电影节、英语嘉年华、科技节、“五月的鲜花”合唱比赛、“七彩小话筒”主持人大赛、“童心讲故事”比赛等,在浓厚、多彩、朝气蓬勃、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集体观念、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初中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抓手,创新“活动德育”内容,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初一学生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初二学生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初三学生举行“压力管理之疏压放松体验营”主题心理活动。组织开展拔河、广播操、足球赛、篮球赛等体育比赛,举办中学生趣味运动会。举行课本剧展演活动、趣味复活节主题活动以及“奋战百日,成就梦想”誓师活动,初中学生的自立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高中以“传统节庆日、伟人诞辰日、重大事件纪念日”作为载体,举办各种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塑造良好的公民品格,将美德教育、国情教育、时事教育、政策教育、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榜样教育等融入活动中。先后组建了“礼仪社团”、 “广播社团”、“主持社团”、“街舞社团”、 “航模社团”、“英语戏剧社”、“音乐社团”“动漫社团”“Photoshop电子海报设计社团”等社团,逐步完善学生行为规范的准社会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五、“阅读工程”升级改造,“书香校园”已经初步建成
成立了“流动图书馆”,全面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教师推荐的书单,更新日常阅读书,加强“书香班级”环境建设,突开辟“图书角”、“作品展示栏”,展示国学经典的名言诗句、书画作品、手抄报,营造教室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好书我推荐”、“美文诵读”、“经典伴我行”演讲比赛、经典诗文硬笔书法比赛,举办文学文化常识竞赛、《先秦诸子散文欣赏》等活动,开展了“走近先贤”读写结合专题活动。精心布置校园,加强对墙报、走廊、宿舍布置、围墙宣传栏等文化阵地的管理,用丰富多彩的校园写真、艺术文化墙、体育文化艺术节剪影、优秀学生事迹介绍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学校的文化魅力。班级黑板报在体现班级特色的基础上,打造温馨教室,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舆论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
宿管中心积极开展各项宿舍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增强凝聚力,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小学组开展了“学生宿舍环境布置交流会”、“学雷锋活动--学生清扫餐桌活动”、 “四--六年级学生门贴设计比赛”、“二--六年级寄宿生内务比赛”、“四--六年级寄宿女生梳头发比赛”、“小学生叠军被内务比赛”;中学组大力发挥学委会干部的辐射作用,师生共同策划的“内务强化周之叠军被比赛活动”、“初高中学生学雷锋大扫除活动”、高一女生“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以感恩的心尽情晒幸福”主题环境布置活动、“门贴设计活动”、“致敬工匠精神——高一女生手工缝纫活动”、开展“为学哥学姐中考加油”中考考前祝福赠语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提高了内务水平,还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及集体生活的纪律性。
校心理工作室设计开发“宿管中心彩虹创艺生活馆” 系列活动,“彩虹创艺生活馆活动”由心理社团成员发起,突出生活、艺术、自主、创意等设计元素,在培养学生生活技能,提供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的同时,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温暖、包容的心理支持。活动由师生自主组织策划,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杭跃男老师在核心期刊《生物学通报》发表文章 《基于生物学事实的概念教学--以“流动的组织--血液”为例》荣获国家级奖项。温春玲老师在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获优秀辅导教师奖获。石霞等8位老师在第十六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中获得指导教师称号。
在北京市中小学数独比赛中,于培培老师优秀领队,于德平老师荣获优秀教练奖。杨健雅教师在“2016北京市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评比”获奖。赵霞老师获“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北京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魏礼元老师被评为北京市“学生喜欢的班主任”。韩笑老师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先进个人。小学英语组在海淀区英语教学专项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刘宏利等3位教师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田池、席欣如老师获优秀艺术指导教师奖。陈汝丝老师获区校外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张燕萍老师获海淀区艺术之星优秀指导教师。杨晓琴老师荣获工作先进工作者。许秀荣老师同获英语比赛优秀指导教师。郭华、于颖、田卫、杨琼、李寰、黄丽娜等老师分获各类学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王静老师被评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杨健雅多位教师被评为海淀区骨干教师。刘志欣老师被评为海淀区青年岗位能手。
本学期,小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得奖500余人次;中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300余人次;高中刘一凡同学获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二等奖,张子徐、宋美欧同学在国际数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另有二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刘伯丹同学荣获得全国英语大赛一等奖,杜霏濛等多位同学分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高中张泠然同学获得北京市翱翔计划优秀学员荣誉称号,并作为百余所学校的唯一学员代表在结题大会开幕式上答辩,获得专家的高度好评。李梓涵等57名同学荣获海淀区三好学生,王琬君等6名同学荣获海淀区优秀学生干部。李婧文、高咏薇荣获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员。
总之,这一学期我校全面工作又取得了的进步,这得益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教职员工肩负“学校教育要使全体学生发生对人生有益变化”的教育使命,在“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共同价值观驱使下的不懈努力。今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定会立足现状,深刻反思,秉承“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进一步深化“学校变革”,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