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学至今,已发生学生意外受伤事件20余次,这个月系近年来出现安全事故频次最高的一个月。而且有些学生受伤程度比较严重或者事年的性质有点“恶性”,例如,突发心脏病、哮喘,上体育时锁骨骨折,发生冲突时打坏同学鼻梁、抓破同学脸颊、扳断同学手指……此类意外事件,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和品牌。
除了少数属于纯粹的学生意外受伤外,大部分是因于班主任、任课教师、生活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疏于教育,缺乏管理经验或对学生关注不足等原因造成。特别严重的是,个别事故是因为教师上课脱岗导致,或教师在场管理时突发学生打架事件,这反映了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有很多不够精细或能力不足的地方。
为此,再一次要求各个校区、各个年级,有关部门,全校教职工务必加强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对个别特殊学生的关注、特别教育和正确引导。
2.要关注特殊体质的学生,例如,对哮喘、心脏病学生的特别关照和保护要有具体措施,要做好家长工作,严格执行“身体不适宜住校的孩子回家住宿”的管理规定。
3.各校区、各年级要积极建构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各班主任、全体教员都要参与安全教育行动,确保“日常安全教育一周一次”,特殊安全事件发生的教育要“一事一规训”,特别学生的关注要“一人一方案”,要建构更加完善的“工作流”,不得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出现混乱、无序或缺位。
4.要进一步加大“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要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各类矛盾,防范出现学生冲突事件。
5.干部值班时务必要加强巡视的频次,要深入到各个区域了解实情,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发现安全事件要及时处理。
6.各校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事件报送制度,在课内、自修、活动等管理时段发生的学生受伤事件,一定要书面报告并留档备查,以应对后续的事件及滋生事件。
7.要认真做好安全意外事件的善后工作,与家长沟通时必须要懂得保护学校、保护教师。当事教师必须全程参与善后工作,要以“一切过错都是学校过错”的心态来对待后续的安抚工作,与家长沟通时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8.实行“秋后算账”式的责任事故追责制,待事态平息后,要对责任教师进行处罚,以“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强调制度的严肃性和刚性,但对于事故多次发生或性质特别严重的责任教师要加大处罚力度,直至解聘。
以上要求,请传达到全体教职工,各校区、宿管中心要举行专题的安全工作会议,就安全教育的具体安排及安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做出具体方案,并于假期后一周内上报校办公室谈晓楠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