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预防传染病传播流行预案

作者: 时间:2012-09-01

9月1号新学期伊始,来自不同地区的小学生、中学生开始回学校上课,假期部分学生有外出史,如果在外出或家中感染了传染病,未痊愈或在潜伏期回校上课,容易因发病或潜伏期传播传染病造成扩散与流行。为预防我校因传入性传染病传播和流行,应做好以下防范工作:

一、 加强晨检

各年级班主任和生活老师要密切注视学生健康状况,做好晨检工作,住宿学生每日早晨起床后生活老师要观察学生身体状况,半寄宿生由班主任老师注视学生身体状况,如发现有精神不振,发烧、流涕、嗓子疼、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送校医生室,发现因病请假学生要及时了解学生疾病状况,如有传染病及时报校医室。

二、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校医生对送来的有症状学生要排查是否可疑传染病病例,重点测量体温,查看体表是否有皮疹,是否有腹痛腹泻发生,如果体温超过37.5°C,具备可疑传染病的症状和体征,立即通知家长带回学生到正规医院诊疗,同时报告学校德育部、海淀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海淀区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做好报告记录。

三、 做好隔离与消毒工作

发生传染病病例,患病学生及时就医,及时隔离。做好本班级、本宿舍的消毒工作,呼吸道传染病要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肠道传染病要做好桌椅和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的消毒,被褥要进行晾晒最少半小时。学生隔离期满后,开具医院的治愈诊断后回校,通过校医复核确保安全方可上课。

四、 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为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学校要做好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通过板报、校广播宣传、教师课堂宣讲、为学生和家长发放宣传材料等措施提高学生自我防病意识,有效防控传染病传播和流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实保障我校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教学的有序进行。

保健室

2012年9月1日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