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附校1-6年级经典阅读活动方案

作者: 时间:2011-10-09

开展经典阅读,创建书香校园

北外附校1-6年级经典阅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孔子有“博学”之说,冰心有“多写”之言,古今中外名人没有不是从小多读书的。课外阅读量也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开展经典作品阅读,让学生与经典为友,与好书同行,与大师对话,时刻让书籍充实心灵,涤荡情感,优化气质。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我校要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翩翩少年。

二、阅读目标

1.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学生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养成自主、持久、阅读习惯。

2.增长学生知识;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发展、锤炼、丰富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述和写作能力。

3.充分认识了解古诗词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价值,引发学习、积累的欲望,承接传统,直面经典,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翩翩少年。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词,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词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措施

(一)制订班级计划。各班扎实有序地开展阅读活动。

1.设立班级图书角。图书资源共享,浓化读书氛围。

2.阅读课中,可教师(学生)领读;学生自主读、展示读、交流读;倡导师生同读。

(二)多种形式,齐头并进。

1.语文备课组推荐学生感兴趣的读物,如小学生必读书目、与课文相关的有关名著、名篇。(要求学生同读一本书)

2.每周安排一堂课外阅读课,授课教师指导阅读。

3.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读书征文比赛、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等。

4.作业形式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诵古诗。利用语文阅读课、课前预备时间、走路队时间,齐声背诵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宏大和壮美,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演古诗。将古诗中一些优秀的篇目加以创新,配上音乐、画面、情境、舞蹈,以表演、演唱、朗诵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展示出来,使学生领略古诗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达到熏陶学生的目的。

画古诗。将根据学生对古典诗文的理解,想象古诗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画出来,并且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学校的橱窗,从而激发了学生进行古诗诵读的积极性。

考古诗。把古典诗文的考核纳入学生语文成绩评定中。每学期进行专门的古诗诵读测试,以考核促读,把古诗诵读变成了一种内在的、积极的需求,提升了古诗诵读的品位。

改(续)古诗。古诗内涵隽永,意味深长。潜入古诗,与作者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及相关故事,这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 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将其改写成散文、记叙文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阅读内容

各备课组自定阅读书目。(要求统一阅读书目)

一、二年级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三至六年级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教师自选内容。

五、活动安排

9月:各年级进行古诗词诵读比赛,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10——12月:经典阅读实施阶段。

2012年4月:迎接学区经典阅读检查。

2012年5月:“红五月”经典阅读表演。

小学教学办

2011-9-20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