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考与日常教学的对接,初中校区语文教研组于10月27日下午对海淀区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室所做的《2015年中考分析报告》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初中副校长杨磊、在我校跟岗研修的杭州市余杭区的两位校长柳苗、鲍峥嵘也参加了教研。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王向华老师主持。
这次教研是在各备课组对报告进行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研围绕着“从报告中得到哪些启示,如何将其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来进行,每位老师都做了非常有见地的发言,大家一致认为:2015年的北京中考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内容都是第一次考察。从整体来看,试题选材涉及面广,以生为本,注意联系学生当下现实及学生生活实际,图文并茂、突出可选择性,给不同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试题有一定创新性,阅读量增大明显,强调在更综合、更灵活的语境中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考察九年一贯制学生应具备的语文核心知识和素养。
初三备课组认为:文言文第一次考察了课内外关联。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在夯实课内基础的情况下,应多培养学生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培养读懂文本的能力,用课内的知识解决课外的问题,不但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继承传统、培养热爱古典文化的情感。初二备课组总结了带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一些做法,他们认为:名著阅读是第一次作为专项设题,分值也由2014年的5分增加到2015年的7分,显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考察形式也灵活多样。为此,名著阅读就要踏实的落实下去,让学生真正的去读书,领略古典名著的伟大魅力。他们从暑假就开始布置阅读任务,开学后一直开展各种系列活动来促进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坚持。初一备课组主要谈了对基础知识考察的汉字源流及特征、笔顺、书法作品、阅读速度训练、利用图文培养读图写话能力等教学心得。与会的两位余杭校长也分别谈了自己对北京中考试题的看法,充分肯定了此次教研的时效性和认真细致的教研态度,盛情邀请老师们到余杭学习交流。杨磊认为:教师要多读些深层次的书籍,如中国古代文学、英国古典文学等,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把该读的书读到,并有切实的阅读方法指导,有检测手段,做到读与写相结合,切实让学生能够博览群书、扩展视野,培养文学素养。最后教研组长王向华做总结并布置了下阶段教研工作。
这次教研是本学期语文组整体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地交流和研讨使老师们提高了对中考的关注度,明确了中考变化背后教学的本质,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