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10班“家校合力 把多彩世界带进教室”系列活动之二

作者: 时间:2015-10-22

风筝的故事

2015年10月12日下午,二年10班““家校合力,把多彩世界带进教室”系列活动正式开讲。我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第一次走上女儿班级的讲台,从没有一次报告像今天一样让我如此紧张。面对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那渴望求知与鼓励的眼神,我顿感信心倍增。

今天的选题是“风筝的故事”,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一堂课下来,我们重温了风筝的历史与发展,孩子们对风筝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深深的感受了祖国悠久而绵长的历史文化,感谢学校和老师为家长搭建这个亲子平台,使孩子们丰富了课外知识,让家长们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孩子们的校园生活,给她们的成长中留下更多珍贵的记忆。

撰文:任涵予爸爸

摄像:万惟依妈妈

二年级10班家委会宣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