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初中语文教研组区级校本培训现场活动举行。北外校长助理、我校校长林卫民,副校长张继军出席活动。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海淀区师训部该活动项目的负责人王秀英老师、协作体负责人王永祥老师、语文教研员褚群生老师莅临指导。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晓琴主持。
在教研组长王向华老师系统介绍初中语文组校本教研实施情况后,来自初二语文组的耿天怡、孙婷婷两位老师分别呈现了组内研究课题的第二、三阶段,即咏物抒怀散文的升格阅读指导与升格写作指导。耿老师的阅读课展示了教研组与备课组在校本教研中探究、收获的阶段性成果。其阅读方法科学合理,小组合作简约实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评准确到位,为学生搭建了突破阅读此类文章障碍的台阶。孙老师的课抓住“摹物态、赋物神、抒情志”三个要点来开展咏物抒怀写作教学,以病文修改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实现自我提升。
在专家点评环节,三位专家分别展示从两节语文课、校本教研及学校校本培训的顶层设计和实施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专业、深入细致的点评,同时,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最后,林卫民校长发表讲话。他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应基于学生发展,即关注学生的成功和学生的生命成长。评价教师的关键点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方面的表现而不是其他,学生是教师的镜子,用“使所有学生(不只是某些学生)取得进步、获得成功”这一价值观,可以丈量很多教师在“使优秀的学生更加卓越”、“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有效帮助”等方面应当达到的业绩,以及与实际取得的业绩的差值。因此,要想取得成功,学校各级干部必须懂得引导和鼓励教职工,使他们保持工作激情、富有活力,特别是充满自信,因为“自信是生产率、创造力和决定能力和速度的加油站”,让教职工充满自信,学生也会由此获得自信,这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关键条件。
观摩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学部分教研组长和教师,以及二十一世纪等其他学校的部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