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形式单一机械的重复作业,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使他们千篇一律,毫无生机。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语文作业的意义:语文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和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它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的源泉。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作业是老师布置,学生被动完成;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作业模式单一枯燥、一成不变;作业评价形式单一,这些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寡淡,视作业为负担。如何科学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在语文作业中历练能力、张扬个性呢? 由此我们语文组同仁在多方探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创建了“语文特色作业”育人目标 。目标明确提出要提高认识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作业重复、枯燥的文本形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语文各年级组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所用的价值。我们针对作业的呈现形式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一致认为只有突出特色,体现灵活性、趣味性、知识性、时代性的作业才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既让学生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发展其创新和思维能力。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低年级作业趣味作业设置主要落在读写的兴趣激发上;中年级则逐渐从兴趣读写向积累仿写过渡;高年级则逐渐实现与生活和方法运用转变。低年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我是小作家、故事大王;中年级采蜜集、课前五分钟、我是演讲家;高年级思维导图、知识整理、古诗配画、百家讲坛、特色书签和广告创意等精彩纷呈的作业形式令我们眼花缭乱,惊喜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