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全国小学语文课程结构化与教学有效性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15-04-21

我校教师参加全国小学语文课程结构化与教学有效性研讨会

我校小学部语文教研组长王君于2015年4月18日带领语文团队青年教师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课程结构化与教学有效性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针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十多年来,逐步出现的偏离语文本体性教学现象,呼吁小学语文教学要“转身”“转型”“转轨”,转到语文的本体性教学上来,转到语文学科本质属性上来。

会议主要围绕玉泉小学的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案例展开,依次由玉泉小学校长高峰,介绍《玉泉语文》课程结构化策略报告;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杨德军主任,介绍北京市课程改革整体情况;台湾小学语文名师、课程专家李玉贵,介绍台湾语文课程现状与走向;我国著名语文课程专家、上海师大教授吴中豪先生就语文课程改革做主旨报告;最后由我国著名语文课程专家、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就玉泉语文课程改革案例做主旨报告。

玉泉小学的高峰校长,主要向参会专家及其老师展示了玉泉学校的整体课程设置,其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家庭教育课程、校外适性课程、自主选修课程和公共必修课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语文学科带领老师整合了苏教、人教和北师三本教材,构建了《玉泉语文》相对独立的语文教学体系,并且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各学科之间的立体整合。他还着重从全校阅读模式,阅读计划和阅读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说明。

杨德军主任则主要从当下小学语文的课程设置上阐述了:课程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关系。并对当下的错误教学理念和误区进行说明,学科教学不等于学科育人,培育分数也不等于培育人才,学科课程也并不代表课程整体规划,并提出当下语文教学应该高度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和思考。从而最大程度地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统筹构建,加大学科间集体育人的功效。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学校课程的构建应该以培养OECD核心素养为标准。提倡学校积极组建形式多样的文学俱乐部,例如:诵读俱乐部、书法俱乐部、辩论俱乐部和作文俱乐部等,由此达到以课程研究推动学校长足发展,以课程育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台湾小学语文名师及课程专家李玉贵女士也提出好的课程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并就此提出了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孩子的十大基本能力:

1、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2、培养欣赏、表现、审美以及创作能力;3、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4、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智能;5、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生命和社会,增进国际合作的能力;6、促进文化学习和国际了解;7、增进规则与实践的智能;8、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9、激发主动探索与研究的精神;10、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依据这十大能力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她的课堂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主自学,多以课前自学为主,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读懂字面理解内容为主;另一部分则以教师教学为主,这一部分主要以大量阅读和真实写作为主,主要是解决指导学生读出字面以下的内容。这所有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大阅读进行。

据她介绍,学校每个年级一年都必须阅读100本书,考察方式主要是学校定期选派检核员到班级抽书,抽到哪本学生就说出这本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即可,优秀班级学校会奖励500台币。与此同时,学校各个班级还展开班级家长推动说故事活动,借助家长的带动实现家校阅读联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校家长读书社,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她还提出教育不是消灭差异,而是要发现差异,巧妙地利用差异发展富有不同个性的学生能力。

上海师范大学吴中豪先生则就“转型期语文课程改革的走向”这一深刻主题进行了细致地阐述,并提出五个走向。他认为当下语文教学应该走向学校语言文字的运用,因为现在很多教师的语文课极度缺乏语文味,致使人文性过强,工具性不足。并提出语文课堂的教学应该也必须着力放在知识、方法与技能上,不能一味地落在思想情感上。并强调语文知识碎片化严重,应该向结构化语文知识过渡。随后,他还着重提出语文教学应该走向学生阅读实践,增加朗读和默读量,提升学生朗读水平,加大积累与背诵篇目与力度,唯有大量积累方能实现迁移运用。

会议最后崔峦先生从教材整合和阅读教学方式两方面结合玉泉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和总结。并主张校内阅读与校外教学相结合从而联动家庭阅读,最终建立学生大阅读观。

本次活动不仅引起了众多课程专家的反思也从一定程度上引发我们对现有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学科内外的资源整合和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大语文观已是大势所趋。

(小学部 王君)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