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组迎河北“校长团”语文展示听评课

作者: 时间:2015-04-17

小学语文教研组迎河北“校长团”语文展示听评课

2015年4月15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校长团的各位校长们莅临小学部,为二年级组刘沛老师题为《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公开课进行了指导。北外附校小学部教学主任李琳,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君及各年级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听评课活动。

本节课,刘沛老师以引导学生朗读词语卡片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活跃的氛围为课程开了个好头。随后,刘老师请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件中的提示,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填空补白,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为中段概括主要内容作了铺垫。在细读课文过程中,刘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说和读,特别是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启发学生从花的颜色、形状和修辞三个方面针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扩句说话练习,学生们说的可谓是妙语连珠,非常精彩,引得老师们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频频掌声。精彩的课堂一定是有深度思维的课堂,刘老师并没有把课堂的定位落在简单的主旨呈现上,而是通过学生显而易见的生活情节对“诚实”进行深度理解,从而内化进行扩展说话练习,最终达到在文本学习的潜移默化中以文育人。

课后,校长团的各位校长和老师们一起进行评课。刘沛老师从培养情感朗读和拓展说话两个层面,就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简单阐述。校长团的两位校长充分肯定了这堂课所呈现的效果,认为这不仅是一节非常真实且又充分体现“让学习发生”的课。随后大家以林校长的“让学习发生”理论为背景,建议课堂可以渗透一些平时学生所学习背诵的《弟子规》中有关“诚实”的国学内容,也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来突显主题,引导老师和学生多从身边理解“诚实”这一抽象的主题,专家的点评让老师们意犹未尽,获益匪浅。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实现了思维碰撞还促发了老师们对课堂文化渗透理念的新认识和新思考,使我们语文组的教学研究日趋成熟。

撰稿人:马洪丹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