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集呈现

作者: 时间:2015-03-31

开学第一日

六(6) 何金桥

时间就像沙漏,一粒沙子就是一天,无数沙子流走后,终于迎来新的一轮——也就是开学第一天,

春日撩人,开学典礼,也是新学期最有意义的。老师、家长、同学的所想也正是我的所想。尽管只是第一天我也学到了新知识。每学期最充实的莫过于开学第一天了。

沙漏里的第一颗沙,就这样溜走了。希望以后的沙子,也能跟随着它的脚步,顺利地流向远方……

仿写老舍的《养花》

——《养鱼》 六(6)宗惠雯

我小时候是不喜欢养鱼的,因为不喜欢鱼身上的腥气。但慢慢的,渐渐的,经过父亲的耳濡目染,我竟也爱上了养鱼。

养鱼,养一个活物,与花花草草那些不同的。养鱼养的好的,养个十年八年是常有的事。鱼也是有生老病死的,一些便宜的,普通的小鱼生命力很是顽强,又好养。但那种不需要呵护的小鱼,养起来很是无趣,这不是我的风格!

养些贵点的大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们甚是娇贵。水温、吃食时间都是很讲究的,每次换水之前要晒水的也就是自来水放上一整天。吃的都是些小活鱼,起初我还有些伤心,对于那些牺牲了的小生命,有一定的愧疚。但渐渐的也就好些了,“弱肉强食”这条丛林法则也是生存法则,只不过是被我们人为加快了进度而已。 养久了对于鱼啊、龟啊也是会有感情的。有一次,两只龟都死了,我两天都心不在焉的,就差给它们披麻戴孝了。

鱼缸里就是世界的缩影,我们像是上帝,主宰着鱼儿的生死,水是生存环境……鱼儿们在缸里烦躁地摆动尾巴,仿佛不满于在狭小却安逸的缸里度过余生。

南山游

六(6)黄云琪

寒假,我在重庆待了也有一日。不知不觉中,我乘坐的小车开到了南山脚下。随人流步入南山,参观这个曾为抗日大本营的地方,

南山的景色,美!虽不及烟雾朦胧的白石山;也没有泰山那般壮丽;却有自成一家的那份幽静。我爱自然也爱生命,更爱美景。只要我见到有一处景美,都会停下来观赏。

溪水在流,鸟儿在鸣。这一切,都仿佛在为我这个热爱美景的人接风掸尘。我和家人在山中漫步,一会儿看看蒋介石的旧居;一会儿为南山美景拍一张留念;一会儿听听小鸟歌唱,多么开心!时光就在这一天的玩耍中悄然消逝了,太阳就要落山,小鸟即将归巢,只有永不停歇的溪水还在流,从山上到山下。

一路下山,只听见溪水在潺潺,陪着我……

《词三首》 六(6)黄云琪

小重山·赏油菜花 三月十一日

油菜花开梯田边,金黄无边沿,花连天。

走入乡坝美景连,风吹过,花似在翩翩。

未曾想家宅,黄昏将到来。

人离田,归程注定有好眠。

谁人知,下次能否重见?

天净沙·赠毕业 三月十二日

同学相处情深,六年情谊,纯真。

好友将要离分,你来我去,不知还会同门否?

心中,依恋犹存。

相见欢·翠竹 三月十三日

蜀南竹海一方,名声旺。

放眼观瞧,一汪绿海茫茫。

风来挡,排成行,志如钢。

就算粉身不会向敌降。

《矛与盾》还原篇

——语文课上随笔 六(6)合成

话说,春秋时期有一猛将,姓孙名瑜。久经沙场,征战三十余载。如今战功卓著,告老还乡。手边一套陪伴半生的矛与盾,乃是心爱之物。

且说这矛,乃是上好的金刚木锻造,既轻且硬。刃为生铁炼就寒光熠熠,柄长两米有余三米不足,雕盘龙刻彩凤柄刃之间镶有一簇红色璎珞,迎风飘摆,哪里还是什么兵器,分明就是艺术佳品。再看这块方盾,约10公斤重铁打造,厚达5公分,非一般常人可提及。盾面上刻有一青面獠牙,凶神恶煞的虎符。令人只消看上一眼,便不寒而栗双腿发抖,倒吸一口凉气,连退数步不敢近前。

一年一度的兵器节,孙瑜带上矛盾准备找个商铺云集之所,寻个好位置,讨个好价钱。正值晌午进得城来,褪下罩布,日头正毒肆无忌惮地投射在矛盾之上,顿时吸引来不少围观之人,把他的场子围了个里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孙某行至中央双手作揖,声如洪钟道:“我的矛锐利无比,扎哪哪破、刺哪哪透、捅哪哪漏,天下还没有它戳不坏的盾。”大家听罢赞不绝口,纷纷掏钱预买。他却不慌,接着炫耀起盾来:“我这盾,坚固无敌,刀砍不见纹箭射不留痕,斧劈不开裂,世上能刺坏它的矛还没有诞生呢……”“哈哈哈”话音刚落,人群之中便传来几声冷笑。循声而望,原来是一七岁顽童,孙某不解问其“何故发笑?”小儿反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他瞠目结舌,无言以对,众人皆散。我们凡事千万不可贸然而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做出自相矛盾之事给后世留为笑柄!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