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我校高中在国瑞厅举行了“读名著传记 圆中国梦想”主题演讲比赛。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刘长虹,高一年级组长张国和、高二年级组长杨继臻出席此次比赛。比赛由张泠然、郑昊南、张越惟、黄岩松四位同学主持。
来自高一、高二年级各班的12位优秀选手将各自对于名著、传记的阅读与2014年热词 “中国梦”结合,带领大家走进人文经典的圣殿,促使我们切实思考“中国梦”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该如何实现。
第一个上场的是高一(5)班的闵璥同学,她所分享的名人传记是《巴菲特传》。通过对于股神巴菲特成功经历的诉说,闵璥向在场的同学展示了“一个人若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去追求它”这一观点。她细细剖析巴菲特的成功因素,提出一个人的成功在于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理解,而梦想的完成也在于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正映射出”中国梦”的完成,是通过每一个人对自己梦想矢志不渝的追求。
精彩的演讲总是让人沉醉其中,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场,随后上场的廖培丞同学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成功与梦想。这位同样来自高一(5)班的优秀演说家怀着对于史蒂夫•乔布斯的敬仰,展开了他的演讲。“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声音洪亮,通过三句乔布斯的名言学习乔布斯的成功之路。“如果你完成了什么,就去做些其他的,不要在一条路上耽搁太久,想想接下来要做什么。”廖培丞用最自信的声音警示大家,需要忘记昨日辉煌,以初学者的态度面对下一步人生。“不要只问顾客想要什么,然后去做出来给他,到那时候,他们早就换了主意。”苹果公司的每一次产品发售都会引来无数人争相抢购,这是因为乔布斯懂得去举一反三,改变世界。“听从自己的直觉,人生短暂”,勇敢去追梦,人生本就短暂,总要用一次勇敢换来一次无憾。不要懈怠,做明天的强者。
高一(3)班的冯禹铭同学带来的《城南旧事》没有过分的激情,只有在一声声话语中,英子心地善良直达人心底的感动。社会尖锐矛盾的揭露,价值观念的碰撞,书中人物勇敢坚强的个性,这一步步恰好揭示了我们对于目标的追求。哪怕有再多的困苦,再沉重的身世,依旧矢志不渝追求自己的梦想。习主席要2020年各项总值翻一番的豪言壮语仍在耳畔回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承担。
同是中国文学,高一(7)班金雨思同学对鲁迅的解读却太不一般。从对鲁迅这一人物的全面解读开题,金雨思对他的评价是敢骂,敢论,敢抨击,敢呐喊。结合鲁迅一部部家喻户晓的名著,她讲出了中国近代社会黑暗中隐藏的光明,她读出了鲁迅幽默中隐藏的睿智,犀利文锋下对社会光明的追求。作为一个思想家,在那个社会,很多的青年人围绕他的身边,聆听他的指导。他虽人已去,精神永存。珍惜时间,努力追求自己的梦。
管文晰同学带来的是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所著的《羊脂球》。这位高一(2)班的女生,详细介绍了书中内容,从心中坚守爱国的妓女羊脂球和内心阴暗的各位贵族的鲜明对比,从羊脂球的拒绝到被迫就范,管文晰阐述了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呼吁大家保持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铸就”中国梦”。
高一(1)班王苏宜同学的演讲题目是“困境中永不磨灭的希望——肖申克的救赎”,作为经典名著被搬上了这个舞台,王苏宜的演讲节奏和语音中却有一种引人深思的魔力。Andy作为青年银行家在历经27年还算平稳的牢狱生活后,选择了越狱,靠的是始终不曾被磨灭的对自由的渴望。人之一生总是被条条框框所束缚,难道安于现状就是真正的自由么?若牢狱之祸是一场飓风,Andy就是飓风也刮不走的意志。王苏宜用这些告诉我们,远离被保护的世界,去接近残忍的现实,勇敢去面对人生的挫折,为了自己的目标,拼尽全力。
作为第一个上场的高二年级学长,来自高二(1)班的张昱涵自有一份成熟的气度,他的谈吐严谨中不失幽默,自嘲中又蕴有认真。曹操这一著名的历史人物便是他谈论的对象,从弱冠之年领军,到一统中原,官渡之战名垂青史;再到赤壁之战,80万大军灰飞烟灭,败走华荣。曹操的坎坷并不少,然而他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敢想敢做,勇敢面对挫折。也正是他,在大军被灭后没有萎靡而再次扶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张昱涵说,人应该勇敢面对挫折,正如曹操的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莫雯懿同学一袭红裙登场,这位来自高二(2)班的演说家带来的是著名作家余秋雨所写的《行者无疆》。伟大属于罗马,流浪属于巴塞罗那,从每一个形容词代表的城市,莫雯懿对中国几千年固守的中庸之道和西方的个人自由,社会自由进行了深刻解说。她提出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会贯通,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放眼看世界,才能够实现”中国梦”。
说起三毛都不陌生,高二(3)班的姜璐同学就是品读过台湾著名作家三毛,也就是陈懋平所著《撒哈拉的故事》,来到了这个演讲台的。一切都是为了理想,三毛义无反顾奔向撒哈拉,不畏艰难困苦,就是一种勇敢的精神。每个人生命的意义在于他追寻的精神,姜璐用最飞扬的神采,提出宁愿做一个渺小的有梦想的人,也不愿意做一个伟大的、无梦想的人。她流畅的演讲搭配上丰富的肢体语言,把“中国梦”与这种精神联系在一起,呼吁同学们从现在做起,坚持自己的梦想,完成国家的梦想,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高二(4)班薛彬同学热爱科学,艺术和哲学。她用文字清扫心房上的灰尘,洗涤心灵。为了梦想去努力,她用苏轼和朱熹的名言表现出“志坚”才是完成梦想的准则。站起来,努力地去看世界。以史为鉴,每日三省自身,让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去探索,扫除陈旧的观念,做不到兴邦、治国、平天下,就要做到正心、省身、齐家。完成自己的梦想,为“中国梦”献一份力量。
《老人与海》这部名著家喻户晓,而这也正是高一(6)班李玉同学演讲的主题,李玉同学述说了这部作品中老人与鲨鱼搏斗的经历,讲述他在孤独中前行的故事。由此引发思考,她用自己曾经对“梦想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作为引子,讲述了自己从飘忽不定到坚定梦想的过程。也许电影中有志青年的豪言壮语终究会被生活所改变,但是现实中的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狂风暴雨,用每一个人追求梦想的小气球带起“中国梦”的大气球。
高一(1)班的吕卓同学带来的著名作品《红岩》给全场观众全新的体验,她讲述了一种红岩精神,那是不屈的抵抗,那是家人被杀后,悲痛之余坚持抗争的精神。吕卓同学深刻地警醒我们,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而生活中的苦难与这些人的奋斗相比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艰苦不及其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勇敢面对的挫折,时刻谨记红岩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次演讲比赛在学期末举行,让同学们在放松的同时,也让大家经历一次心灵上的洗涤,带来感悟和启迪。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狂风暴雨,给自己树立属于自己的人生信条,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管别人说什么。追梦、筑梦、圆梦,为成就伟大的“中国梦”付出自己青春的力量!
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同学参加此次活动。
(高二年级 刘昊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