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海淀区教研员邱霞老师莅临我校指导初二语文组教学。孙婷婷老师主讲了一堂《小石潭记》与《右溪记》的对比阅读课。副校长张继军,校长助理、中学德育处主任杨磊出席此次教研讨论并作指导。
该课是初二语文备课组在当今中考文言文教学新趋势大背景下开展的教学尝试,由初二语文组共同备课,教研组协助磨课。12月15日确定内容开始准备,17日第一次备课组内磨课,18日第二次教研组内磨课,19日正式上课。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元结的《右溪记》同为记永州山水之游记,二篇文章所写风景相似,然而写作方法与思想情感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味道,颇值得对比分析。孙老师抓住二课中相通的文言虚词,让学生尝试将已学习过的文言词汇迁移到未学习过的文章中去理解。学生一边进行词语迁移,一边借助课下注疏通文本大意,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对于写景的方式和景物中传达的文人情思,学生一直认为这是学习文言文游记的难点,因此本堂课通过将《小石潭记》的体悟方法迁移到相近文本的学习,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悟古代山水文学的中国传统文人情怀。
课后,参与备课和听课的老师们与邱老师共同讨论研究文言文教学思路。邱老师指出,文言文要抓住重要实、虚词来设计思路,不但要考虑到二个文本内容上的关联,还要考虑到词语与写作手法上的关联。这一点本课做得很好。针对这节课,邱老师与二位校领导又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1.课文的教学重点必须突出。明确通过对比阅读要实现的教学目的。要做到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鉴赏能力、拓宽思维深度。
2.问题的设置必须明确。比如在了解景色特征这一环节上,最初设置的问题是:“请同学们自读《右溪记》第一段,看看作者写了右溪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有什么特征,请用文中词语来概括。”这样的连环问题很难让学生抓住重点。讨论中初二备课组长耿天怡老师提议将问题改成“请同学们自读《右溪记》第一段,圈划出元结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征”,这样一来,学生的指令明确,思考问题自然也更加清晰。
3.课后的作业必须有针对性。在评课时,张继军指出课堂作业的布置存在针对性不强的缺陷,导致学生很难将课堂所学内容形成文字表述。针对此问题孙婷婷老师在课后又设置了一套练习题。
4.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空间”。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而需要更多思维参与的程序性知识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领悟,因此在课堂上放手给学生“充足空间”是极为重要的。
除此之外,杨磊还提出对比阅读应该是使用“对比”的手段,来服务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进行对比阅读的教学时,应注意避免陷入繁复的对比程序,而是要直达教学目标本身。
这节文言文对比阅读课结束后,老师们对新趋势下文言文教学的思路更加明晰,意识到文言文对比阅读的本质是“异中求同”,抓住词语与其内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共同性与普适性。今后初二语文组的老师们会继续努力钻研教法,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学生的学业水平。
(初二语文组 耿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