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高中文科组开展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主要内容是史地政组的教师们解答和研究2014年北京高考文综卷。
2014年北京高考文综卷在试卷结构上仍然遵循传统,满分300分,作答时间是150分钟,其中选择题共35道共140分,主观性试题18道问题共160分。文综试题今年特色非常明显,三个学科的教师分别进行了解析。如历史试题的第37题: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设置的前两个问题是:(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该题体现了高考考查主干知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第(2)问用四幅图考查不同时期的洲际贸易,充分考查学生从全球和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事物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同时在能力考查方面考查学生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知识的系统归纳整合能力以及学生的空间联想能力。运用地图考查学生各项能力不是新题,但是能够考查大时序的跨洲际的空间历史知识是比较新鲜。新高三备课要特别关注此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必要的能力,高考考查比较频繁。如地理试题的选择题第2题: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1,回答第2题。
2.卫星发射当日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这个知识点一直是考查的重点。不同的是,与以往几年的高考相比较,考查难度有所下降,回归基础知识。但是考查的分数赋值上升,类似的试题还有9-10题,这体现了“要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观点。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活实践是今后考查的思路方向,而我们的学生恰恰这种能力比较弱,据调查,在题组9-10的考查上,不同菜系菜馆的分布状况及其内在的归因分析就难倒了很多的学生,新高三备考也要加强对“活学活用”的关注和训练。
解答和分析完具体的题目之后,组内教师对学科的试题特点进行了整体性解读。如2014年北京高考政治试题,试题突出了命题的价值立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如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你怎样理解?将“大德中国”作为命题的主线,从国家大德到公民道德。在命题素材的选择上,关注讲好中国好故事,通过素材传递正能量。政治试题在知识难度上较去年相比稳中有降,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的难度却提高了,次命题更加注重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且具有很强的北京特色,例如38题以北京市地铁调价为背景,请同学们用经济学的知识来谈谈对地铁调价的理解,这一题目对大多数北京的学生来说知识都很清楚,问题是怎么用平时学到的枯燥的理论来解释甚至解决现实问题,这就对学生的思维广度都深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成为近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命题趋势,更注重分析,注重逻辑,而不是单纯考察对知识的背诵。政治学科的考察体现一个很强的导向,即就要求老师和同学们不仅要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关注日常生活,同时政治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同学们要关注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关注国内国际的大事,避免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通过此次对2014年高考试卷的解读,高三和高一高二的科任教师明确了高考的新动向,备课更加有方向,高一高二的教学也有了新的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将密切关注高考改革的相关报道,根据新的改革内容及时进行进行教研和教学的调整,为学生的学业增长而充分准备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