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教研活动。海淀区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黄延林老师莅临我校进行指导。我校校长林卫民,副校长张继军,副校长、副书记高雁鸣,初中部副主任王东带领初中部全体数学教师一起走进录课室,聆听黄老师指导我校马娜、宋柏允老师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中的面积问题》和《动点与函数图像》两节初三复习课。
马娜老师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中的面积问题》通过情景引入——小组探究——反思小结——学以致用——自我提高等一系列活动,采用以“递进探究法”为主,类比法、变式教学法、分组合作交流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获得解决反比例函数与图形面积问题的技能。学生展示其小组研究成果时,马老师悄悄地退到学生身后静静聆听,学生变身为“小老师”,对组里其他的同学进行提问和讲解。本节复习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性,老师仅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最大化。
宋柏允老师的复习课《动点与函数图象》整体安排从易到难,从学生以往接触过的练习入手逐步引领到未知内容,设计思路清晰,层次性强,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思路连贯。宋老师抓住了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课件设计动画演示,使学生通过静态的图片形成对动点的形象认识,做到了为学生的思维减负。每一道例题之后宋老师都带着学生一起进行课后反思,这种做题的习惯养成能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宋老师课堂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师生关系倍加融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既收获了知识又收获了快乐!
黄延林老师听过两位老师的复习课后,表示透过两位老师的课堂看到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并对附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敬业又乐于研究的精神大加赞赏。黄老师高屋建瓴地从中考命题方向到具体的函数章节的核心知识,对马老师和宋老师的课按照“引入”“例题”“习题”“作业”四个环节逐一做出分析和点评。评课之后,黄老师给在座的老师留下了许多思考,解题是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应该怎样上解题课?小组合作环节,如何设计,如何监控,预期达到什么效果?例题的选取,台阶过大学生跨不过去,台阶过小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怎样给学生搭一个适度台阶,如果不搭这个台阶又会有什么效果?一个多小时的评课让老师们感觉意犹未尽,这个和专家面对面评课的过程让每位老师都收获颇多。
张校长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对组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她指出课堂中最核心的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课上点拨是否是学生最需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三年级数学复习课到底怎么上更有效?教师应该在宏观和微观上进行指导,梳理知识以达到融会贯通。
林校长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表示“这样的课是抓住核心知识的,课件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课堂上学生们不是在压抑、压力的状态下上课,而是畅所欲言”“这样的课,学生的成绩必定会提升,这样的课抓住了教学的本质,都应该上这样的课!”。
数学组基于学法指导开展的“请教研员进课堂”活动,得到了区教研员的肯定,校领导的认可。本次活动不仅让参与其中的教师对高效数学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验,学习到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用技巧,还引发了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更深层次的认识,提高了教师们评课、议课的能力及教研组开展高效教研活动的能力,为初中数学教师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学习平台。初中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将把本次活动所学融入到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学法、探索数学教学的本质,努力打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高效的、直面核心知识的课堂!为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开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初中 辛颖、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