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初中开展综合实践探究活动

作者: 时间:2014-03-25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地球公转引发的日常生活现象,新学年开始,初一(5)班的同学热切参与到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实验—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这个实践活动中来。

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昼夜更替,地球的公转运动则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正是一天当中白昼时间的长短和正午(中午12时)太阳高度的高低决定了一天的热量变化,也就有了划分四季的依据。而物体影子的长短则最能直观反映一年四季正午的太阳高度变化。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这一教材抽象难点,也为三年后高一年级再次深入学习地球公转的相关意义,同时培养同学们的细心观察能力,从现实生活中得出这一理论,初一(5)班的同学自发组织,两人一组,开始每天的观测活动。实验设备是一定长短的教鞭、尺子、记录本子。观测定在每天中午,在同一时刻记录相同高度教鞭下的影子长度。

通过三周的观测记录,同学们通过数据欣喜地发现,教鞭的影子长度在逐渐变短,隔一周的数据变化更加明显。

老师特意给同学们指出要重点测量春分日以及后续的夏至日的影子长度,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随着春夏的到来,正午太阳高度一点点升高,而物体影子在一点点缩短。过了夏天,正午太阳高度又会怎么变化了呢,而物体的影子长度又是如何变化呢?这个观测实验会持续下去,记录形成连续的数据,在同学们一天天的数据积累中,实际操作中,相信这会是个启蒙的科研。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