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第二次高中“公开教研交流活动”

作者: 时间:2014-03-14

3月13日下午,我校在一阶会议室开展了第二次高中“公开教研交流活动”。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立足双基础,关注新变化;科学备高考,研讨促成长”。常务副校长王彤博士,校长助理、教务主任王静,德育处副主任刘长虹出席会议。全体高中教师参加会议。

高二虞昌华老师研讨的题目是“见微知著”,他从“微写作看高考新变化”的角度探讨 “微写作”的教学。“传统文化考查”、“现实应用考查”、“思维考查”是《2014——2016年中高考高招框架方案》中的三个关键词,“微写作”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最“接地气”的方法体现“新高考”在这三方面的考查。“微写作”题型设置符合时代对语文教学要求,更可激起学生写作思维的头脑风暴。虞老师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用学生写作成功和失败案例对比,分析了高考对“微写作”考查要求,归纳“微写作”题型考查在实际操作训练时的要点。虞老师对“微写作”的“考查能力点”做了详细归纳,对“能力要求”做了概括。虞老师认为教学“微写作”重中之重是“立足怎么办”。他教学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守正——练好基本功。在教学中他已从练习基本功开始,计划把“微写作”与大作文打通,让微写作与文言文关联,并加强文学文化常识、传统文化常识、社会热点信息的积累,在“微写作”中灵活运用,在语言上下苦功夫;二是守正出新。在教学中,分步骤指导学生写作技巧,让学生逐步掌握“清楚审题、灵活表达,思想深刻”的技巧。虞老师的教研成果将在组内继续研讨,逐步完善,最终把优秀的成果推广到全组。

高一孟娜老师就高中语文组注重“内涵”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语文特色活动”进行了阶段性总结。“语文特色”活动分为“班级阅读篇、阅读习惯篇、课堂实践篇”。这些特色活动多数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上几分钟时间进行。活动的具体内容有:“书香班级”活动之“阅读卷宗夹”,语文课堂实践活动——我来讲《论语》;名篇背诵、经典语段朗读;每周一练;每日一句名言警句;学生讲解古诗文;编写导学案;课前限时练习等。高二一名国际班的老师还专门为将来走出国门的学生设计了“5分钟传统文化介绍和演讲”活动。高三一名语文老师连续三年坚持的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内容包括名言警句积累,古代诗歌积累、成语积累、俗语积累等。这些活动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老师的精心备课,悉心指导。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王静主任总结说:思考课堂,关注学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课题。

王校长肯定了语文教研组的做法,同时对教学也提出了建议:多元化发展,个性做法并行,基础也要同步。要百花齐放,更要考虑基础知识的巩固。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