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杯”英语评优课报道

作者: 时间:2013-04-23

两年一届的海淀区“世纪杯”比赛在海淀区农大附小如期举行,参与比赛的选手均是经过初赛选拔出的优秀教师或学科骨干教师。一年级组朱小玲、孙然然老师作为一年级英语学科参赛选手,肩负着领导和同事们深切的期望。两位老师表示一定要呈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为学校争光,也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次考核。从开始参加初赛到复赛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位经常加班到很晚,反复的说课,准备由于教材不同,一年级英语组的几位老师共同帮助她们反复的备课,调整教案。制作PPT多次深入地研讨,一次次地分析、说课、评课,让老师更加准确地把握了新起点教材,把握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我组朱老师是新教师,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比赛,难免自己有紧张的情绪,朱老师就利用业余时间,向有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几位老师互相研讨,反复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如何做到更好,尽管前期的准备工作让老师觉得体力透支,但最后能成功晋级到复赛,也为附校争得了荣誉…

在复赛比赛前一至两天的时间里,学区阎老师利用这几天时间为选手进行简短的培训,如何准备教案,如何说课、PPT的制作等等。选手都觉得通过专家的指导真的是受益匪浅。

朱老师回顾准备的过程更使自己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在意和不了解的东西,这种收获远远大于取得的成绩。这是一种精神的获取也是在工作道路上的成熟。成绩的取得单凭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我很幸运我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团结的集体中,短短的一个周的准备时间,组内教师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课件的准备,无处不渗透着集体的力量。凡事不分你我,工作互帮互助,是一个集体团结的体现,也是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工作着并快乐着使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同事的温暖。

从教学设计开始到参加区的评选,组里的各位老师从课的内容选取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使我学到很多的东西,它不是一堂课的知识,而是教师对工作的一种态度,当对课的准备感觉犹豫时,大家就会对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人人把这节课当成自己的课,自己的任务去对待。我就想把这节课作为优质课准备,当和同事讨论的时候,大家提出这节课在比赛中的可能会出现的优缺点,是她们率先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开阔了自己的思维领域,保证了这节课的设计质量。

这次比赛对参赛选手来讲,是一次全面的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对我自己的挑战;对一年级英语组教师来讲,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队伍的机会。近一个月的准备过程,使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一节好课的磨砺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我组的教师表示:会把握此次参赛契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英语教学,进一步推动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

供稿/小学一年级组 文/曲阳 2013年4月22日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