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普通流感、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呈高发病率,近期,有些学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学校人群密集,密切接触机会多,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甚至会出现暴发疫情,为了更好的防控学校各类传染病疫情,通过普及防病知识,加强晨午检等措施,切实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我校学生结构多层,学生数量大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防病方案。
一、加强知识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1、板报宣传,校园内在学生聚集地张贴宣传知识,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每月更新一次宣传内容,使学生随时了解传染病防病知识。
2、广播宣传,用课间时间,通过校园广播向全体师生播放5-10分钟的宣传知识,从临床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发生等方面给予宣传。
3、校内网宣传,利用腾讯通向教师发帖,普及知识,通过提高教师的传染病认识水平,不仅增强自身防病意识,并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4、健康教育课宣教,在各年级的健康教育课中,将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写进教案中,进行课堂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5、学生答卷方式,增强防病意识。保健室针对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根据不同年级制作问卷,发放于学生中,学生通过答题了解知识,提高学生知识的知晓率。
6、向家长发放宣传单,通过学校、家庭联防联控,应对易发生的传染病疫情。
二、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严密排查病例
各年级班主任和生活老师要密切注视学生健康状况,做好晨检工作,住宿生每日早晨起床后生活老师要观察学生身体状况,半寄宿生由班主任老师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如发现有精神不振,发烧、流涕、嗓子疼、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让来校医生室进行排查,并对因病请假的学生填写晨午检表,报送校医室。
三、因病缺课追踪调查,及时发现病例
班主任、生活老师、校医发现学生因病缺课,要进行追踪随访,随访时间必须在缺课24小时内,了解学生就诊情况,掌握诊断结果,发现传染病例及时报告,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四、强化卫生保障,预防疾病传播
洗手间、食堂摆放洗手液或肥皂,方便教师和学生洗手。宿舍和教室保证每日开窗通过1小时以上,地面每日用84配制液湿试擦拭,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五、做好免疫接种,提高接种率
配合清河地段医院开展一类和二类疫苗的查漏工作,及时对学生漏种疫苗进行补种,做好应急接种,努力提高接种率,增强学生机体免疫力,建立免疫屏障,预防传染病发生与扩散。
六、及时报告、及时消毒隔离
任何老师、保健医发现传染病及时向校领导、清河医院、保健所进行报告,做好登记,学生离开的场所物业和保健医做好污染物品或空气消毒,严防校内继发感染。
七、加强培训,提高校识别传染病水平
校医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组织开展季节性传染病诊断相关知识学习,通过媒体等渠道,经常关注各地区疫情流行状况,提高防病的敏锐性和诊对性,掌握当前如H7N9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机制,对学生中出现的可疑病例能够快速反应和正确处理,避免因漏诊延误学生病情并造成校内传播。
保健室
201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