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优秀班会课观摩

作者: 时间:2013-01-11

小学部优秀班会课观摩

——三(4)班“文明礼仪在身边——校园篇”主题班会

一月7日,三年级四班召开了“文明礼仪在身边——校园篇”主题班会。

北外附校是外交家的摇篮,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小外交家是我校德育培养的目标。

本次班会课前,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在校园里出现的不文明行为,班主任李老师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文明礼仪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制定了这次主题班会的内容。

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后,第一环节是情景剧表演——“多姿多彩的集会”,目的是让学生在观看情景剧中演员表演的同时,发现不文明的集会行为,从而自我反省。之后小组讨论评选出“集会小标兵”予以奖励,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并且由平时集会中出现过类似行为的学生来纠正小演员的不正确行为。之后伴随整齐响亮的升国旗三字歌,三四班全体同学表示今后将会按照歌谣中所唱,将精彩文明的表现展示在大家面前。

班会的第二环节,是小品欣赏——卫生间“奇遇”,通过这一环节中,使学生认识到如厕后忘记及时冲水的不文明行为,并且大家积极为解决这一问题献言献策。在众多的锦囊妙招中,大家选择为卫生间制作文明标语。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制作美观实用的标语,例如:来也匆匆,去也冲冲;马桶不是大胃王,吞了异物会发狂;及时冲一冲,干净又轻松等风趣的提示标语。学生在愉快幽默的气氛中,意识到了良好的如厕习惯的重要性。随后,班会进入第三环节,短片欣赏——杂物开溜记。观看短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长期坚持,通过小演员生动的表演,大家都意识到了平时最容易忽略的不文明行为。

之后,进入“文明礼仪鉴宝会”环节,将粘有文明礼仪案例的气球发给各个小组,大家评选出“真假宝贝”,“假宝贝”由护宝针扎破,并且由学生纠正。使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文明礼仪知识来鉴别行为的对错。

最后,班主任李老师和主持人分别进行了班会的总结。李老师提到习惯的养成周期是21天,之后的三周时间请学生通过自我监督及相互监督来坚持文明的行为,使优秀的习惯真正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提议大家一起将文明礼仪的种子撒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做文明礼貌的小小外交家,为和谐文明的校园增砖添瓦!

伴随着班次班会的圆满结束,本学期我校小学部优秀班会课观摩也拉下帷幕。李主任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她在发言中提到班会课的设计定要着眼于班级实际出现的问题,通过班会课丰富多彩的形式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通过班会课的准备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李主任也对下一学期班会课的设计提出优秀的建议,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次班会课的观摩。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