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部召开全体教师“生命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作者: 时间:2012-11-01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2012年10月31日上午,宿管部小学四年级的徐可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与宿管部小学及初高中的生活老师们分享了她的培训成果和心得体会,并且向大家讲解了关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解决策略。

徐老师精心准备了PPT,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所有教师对这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所以这是一种培养孩子热爱、尊重、善待生命的教育。随着投影仪里画面的播放,孩子轻生的血痕,家长哭泣的面庞,还有那些稚嫩的笔迹所写的遗书......在场的老师触目惊心,唏嘘不已。这时,徐老师婉婉道出了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方法:要科学地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不回避生命之初母亲的艰辛、不掩饰人死之后亲人的悲伤,更要告诉孩子们学会接受社会和生活的不如意、不完美。健全其人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徐老师还讲解了关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及解决方法等理论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次培训,使生活老师们对儿童及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使老师们了解了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家长及学生沟通比较适宜。并为老师们进行了减压放松训练,听着轻柔的音乐,也让老师们体会到了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要学会放松自己的神经和身体,以更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分享的过程是短暂的,但留给老师们的反思和影响却是深远的。当我们再面对学生时心中多了份谨慎和责任;言传身教中多了份耐心,少了些急躁。我们要用更多的爱去灌溉、呵护孩子们心中那颗生命的“花蕾”!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