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北京精神”系列教育之文明礼仪教育

作者: 时间:2012-09-28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北京精神”系列教育之文明礼仪教育

又是秋风送爽时,又是丹桂飘香季。2012年9月24日,北外附校小学部隆重举行了第四周升旗仪式。依托北京市争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活动,本周我校继续开展北京精神系列之“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校门礼仪、课堂、课间文明礼仪等形式,培养学生见到老师、客人、同学主动问好,文明开展课间活动,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行走右行礼让的良好习惯。

小学部罗芬老师做了热情洋溢的国旗下讲话: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养就是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上课的时候你专心听讲,这是尊重老师,与同学互相关心、相互包容,这是真诚;遇见师长、来宾,主动敬礼问好,这是礼貌;上下楼梯,注意谦让,靠右行走,这是文明;修养不仅能给他人带来快乐,而且还会使自己变得美丽、纯真和高尚。

附件: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罗 芬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校园升起,当庄严的国歌又一次在校园久久回荡,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周,今天国旗下我想和大家谈的话题是: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讲究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让别人尊敬的行为。

但一个人的修养不是说想想就能拥有的,而是靠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同学们,当你置身于学校优美洁净的环境中,你会感叹学习生活的美好;当你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游戏时,你会感觉到生活是那样的充实。可是,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仍有一些行为是不和谐的,比如:当你迎着朝阳进校时,面对值周生和老师热情地问候与微笑,你该怎么做呢?是擦肩而过还是还以标准的队礼和礼貌问好?当课间休息时,你是选择慢步轻声还是追逐打闹?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真善美,也都希望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有句古训这样说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上课的时候你专心听讲,这是尊重老师,与同学互相关心、相互包容,这是真诚;遇见师长、来宾,主动敬礼问好,这是礼貌;上下楼梯,注意谦让,靠右行走,这是文明;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这是讲究卫生,其实,修养就是做好这些细小的事情。修养不仅能给他人带来快乐,而且还会使自己变得美丽、纯真和高尚。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都是学校的主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学校,更代表着自己的个人形象,所以我们应时时修正自己的言行。

国庆节就要到了,在这欢乐的节日里,让我们把文明礼貌带回家,带给社区,带给社会。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做有修养的人 !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