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0日晚18:00,我校在209会议室召开了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学习会,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年级组长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研究员、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主持会议并讲话。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学校及上级部门最新文件,同时传达了相关会议精神。副校长张继军、副校长兼副书记高雁鸣先后解读了北外附校《“特别贡献奖”、“特别贡献提名奖”管理办法(讨论稿)》、《关于调整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实施办法(修订稿)》等重要文件内容;德育处主任杨磊介绍了中国(海淀区)“爱生学校”项目内容及评价指标;招生培训处主任王晓娟传达了海淀区小升初招生工作会议精神。
在讲话中,林校长强调:第一,“特别贡献奖”、“特别贡献提名奖”旨在表彰奖励在教育教学及行政后勤服务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改革创新取得重大成果、个人事迹堪称楷模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创先争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譬如在我校“国家级高中特色项目校”的成功申报,北京市最高科技奖“金鹏科技奖”的荣获,海淀区英语风采大赛特等奖的取得作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等等,均可申报相关的奖项。
第二,《关于调整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实施办法(2012年5月修订稿)》则是在基于我校“复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结合办学规模超大、年段跨度达十二个年级的现实的基础上,对已研制符合北外附校教育特色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进行的调整。该调整旨在进一步体现年级组长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小校长”参与与决策学校及部门重大事务的“角色”份量,培养更多的教学任务满工作量,具备优秀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双肩挑干部”;虽然目前学校规范性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通过调整和改进,逐步实现干部的民选、述职和评议机制,使真正有能力、业务水平高、业绩突出的教职工成为附校发展的“骨干”,从而为北外附校人才框架的建立奠定优质的人力资源基础。
第三,目前我校已成功争取成为正在海淀区实施的“爱生学校”教育项目校之一(该项目由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NUICEE)合作开展),严格按照“中国爱生学校标准”包括四个维度(全纳与平等,有效的教与学,安全健康与保护,参与与和谐)以及爱生学校倡导平等的理念(尊重儿童权利,鼓励儿童参与和表述,强调建立健康、安全和有效保护的学校环境,重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高质量。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从各个关键环节入手,保障儿童权利在入学、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结果上的最大化,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重点参考“爱生学校”项目实施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以“中国爱生学校标准”为参照,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发现问题,针对教学、德育、管理等重点领域,积极接受专家的调研和指导,对学校各项工作改进和完善,对于我校未来的发展、成熟和壮大意义非凡。
同时,林校长结合“中国爱生学校标准”,强调了我校校训之一“宽容”的重要性。他指出,对待学生的宽容不仅体现在: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基于学术平等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知识不足的宽容;而且体现在学生出现违纪时,基于学校教育功能基础上,教师对学生错误事实的宽容;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挑战教师权威时,教师应持有的宽容、大气,即不突破纪律底线的对事的宽容和充分使其享有尊严的对人的宽容等等。
林校长强调分布式领导,是为达到某种目标的联合,希望参会干部能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书,大到目标、愿景建设,中到计划、行动落实,小到对管理细节的关注,在学校“形势越好、压力越大、期望越高” 的大背景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全面建设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
会议结束后,参会干部深入到班级、学生宿舍,对学生的晚自习、晚休情况及校园安全进行了巡查。
(供稿:杨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