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彻记其意,但是从来没有过静下心来思索它在教育教学中的那份重要性,直到从教几年来遇到的那一件事,我才悟出——教师的 “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健康心志、良好习惯与高尚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在行为语言甚至仪表上都应得到提高,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真正做到寓真于教,言传身教。
我们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我作为一名生活老师,每天都与小学生们朝夕相处,看着他们吃饭睡觉的样子都觉得很享受。育才先育人,我们这些生活老师不仅仅是管理好他们的生活起居,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求知,怎样创新,怎样生活等。他们所获取的知识几乎都是教师传授出去的那部分,所以教师的言谈举止都被他们信服和模仿。如果教师引导不好,会导致学生对人生的认识或社会的认识有着心理障碍和迷惑的影响。教师应该认识到引导主体这个身份的重要作用,教师有着心理导向,文化传递的职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又是知识的化身,行为的典范,所以,教师的言谈举止会或多或少地对学生有着目濡耳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做好育人工作,必须不断加强品德修养,用科学的、现代的意识武装头脑,育人先律己,身体力行作学生的表率。
由于我们管理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家中的宝贝,在家长眼里他们都是心头肉。别说让他们干活,就是一些小事也是家长全权代劳。所以,他们能沟通过劳动获得教育的机会是很少的。我们为了能够使孩子们从劳动中学到独立的意识,决定言传身教的带领同学们一起收拾宿舍,起初我想可能他们会相互推脱。一个周二的晚上,同学们洗漱完之后,我的学生王若莹来找我要抹布,说想擦窗子,于是我就给孩子们找了几块旧布发给几名同学, 她们自发的组织一次宿舍大扫除活动, 看见孩子们一个个干的热火朝天,不怕苦不怕脏真的很可爱。
这一刻我真的觉得他们长大了,我可以看到他们现在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了,他们学会了怎样从劳动中寻求快乐。教师的言传就是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特点,切和实际的,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否则,语不对题讲不到点子上,任你口若悬河,空有三寸不烂之舌,也只是隔靴搔痒事倍功半。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无声的命令,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仪表、教态。穿戴要干净整齐,面容要整洁,精神要饱满举止要大方,教态要自然,语言要文明品行要端庄。总之,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地方,教师必须先做到。
教育既要教师言传,更要教师身教。言传利于学生明理,身教易于学生动情,但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只有施行了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使学生情通而理达,发挥教育的强大效力。
稿件提供:代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