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三年级期中质量分析会
供稿/小学三年级 文/郭茂林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心灵
我要让他们浸润春的甘霖、收获秋的黄金
在抑恶扬善中具有冬的冷酷、夏的热情”。守望是坚守,守望更是智慧的坚守。
2011年11月11日下午,北外附校小学部三年级全体教师召开了主题为“做教育的守望者”的期中质量分析座谈会。
先后由年级组长,语、数、英三位备课组长就年级总体发展,各科阶段教学成果展示、反思以及措施规划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汇报。老师们也各抒己见,亮点与不足坦诚交流。会上,有讨论也有沉思、有聆听也有笑语。老师们轻松座谈,学在其中。
成长在教研的氛围里,让课堂因思想而厚重。骨干示范课、录像课、联校教研课、推门常规课等课型,我组合理安排,各得其所。办公室里,随处可见青年教师请教、讨论问题的身影。老教师毫无保留的传授,可敬!年轻教师虚心求教的态度,可琢!老师们纷纷表示,生活在一个有教研氛围的集体里,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我们信心满满。
成长在反思的过程中,让人生因思考而精彩。没有反思就不知道如何进步。课上提出问题,孩子茫然时反思;考试结束,成绩欠佳时反思;批评教育,孩子不服时反思。适时恰当的课堂用语,能让孩子不再茫然;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引导,能让考后都满心欢喜;走进孩子心里,师生角色互换,换位思考,再处理,可能不再会出现以往的“口服心不服”了。
成为魅力四溢的“新”教师,让“赏识”成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关键词。今天是一个多元社会,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批又一批性格各异的“新”孩子。面对这些,我们要欣赏“优秀的”,包容“后进的”。他“新”你也得“新”,教育真的要与时俱进,“赏识”教育就该成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关键词。走进所谓“后进孩子”的内心深处,那里有一个不一样的内心世界。让其健康成长,积极向上,尊重并保护个性,就尤为重要了,至于那些应试教育下的条条框框好似不再那么重要。
成为善于合作的“新”教师,让“开放”成为我们舒心工作的必经路。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合作,能让教学不走“弯路子”;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能增强家校联系的实效性;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悄悄地走进孩子的心灵;老师与社会之间的合作,能让好的资源服务孩子。“开放”的合作,能让老师舒心,留一个好的精气神,守望孩子。
最后,学校德育部李明明主任做了精彩的总结。她引用《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情节勉励我们:只有通过爱去守望每一个心灵,才能赢得爱!
年级组长王宇汇报工作 德育部李明明主任出席会议并做精彩发言
语文备课组长刘丽娜汇报工作 数学备课组长张木海汇报工作
英语备课组长孙然然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