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创孩子美好未来——初二年级家长会

作者: 时间:2011-10-26

家校携手 共创孩子美好未来

——初二年级家长会

10月23日下午,初二年级在主教楼二层阶梯教室召开家长会。会议以“家校携手,共创孩子美好未来”为主题,由年级组长季敏老师主持。

会上,季老师向家长们介绍了初二开学以来在学习、生活、德育教育等各方面的情况,展示了学生在军训、学习等方面的成绩和进步。介绍了月考情况及今后的工作重点。季老师呼吁家长要从个体出发,用发展的眼光来教育和影响孩子。要相信老师,经常与老师沟通合作,跟老师一起研究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与孩子共同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并监督落实。

宿管部主任朱志艳和家长交流了如何针对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家校携手共同打造一个“安全、整洁、文明、有序”新生活区的方法。发言有理论,有案例,很受家长欢迎。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四位备课组长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及要求,并就本次月考的成绩与学生目前学习中出现的困惑作了详尽而又清晰的解答。

年级大会结束后,各班回教室召开了更为细致的家校交流会。本次家长会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半。老师们切实中肯的评价和具体可行的建议使家长们明确了家庭教育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家长们和老师们的谆谆关爱必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家校合力,共创孩子美好的未来。

附:住宿部主任朱志艳发言稿

家校携手共同打造一个“安全、整洁、文明、有序”新生活区

一、关注中学阶段的特殊群体——初二学生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最为明显,特征是: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同时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初二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初二年级在心理变化上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

具体的行为有:挑衅、刺激、说脏话、顶撞、谩骂。

二、探寻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变“被动”为“主动”

当今不少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孩子在青春期的身心特点,但在方法上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尤其是目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平时只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家里习惯宠爱他们,而一旦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并向习惯的家长权威挑战时,家长们的反应只能是不知所措。例:(厌学的孩子)痛苦、怨天尤人已不解决问题。实际上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分析,这是少年时期孩子的一种心理特征的反映,是人生第二次反抗高潮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和老师要明白孩子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不要过多的责怪孩子,有一本书《不是孩子的错》,可以读一读。

三、学生对宿舍严格管理的体会:

1、《阳光下的第二个家》节选:食堂里,在生活老师的管理下,我们排的队更加有秩序了,位置不像以前那样散乱的坐在各处,而是以班级为单位整齐的坐在一起。一开始我们很不习惯,抱怨、发牢骚接连不断,可是后来当我们坐在比以往更加井然有序文明的就餐环境里就餐时,我们明白了学校半军事化管理的好处。初二年级生活委员:唐梦洁宿舍长:赵晓航王 璐

2、《宿舍是我们温馨的“家”园》 节选:在第一个家里,有着爸爸妈妈的保护、关心与照顾,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可是在这不同的第二个家里,我们不能为所欲为,但是这里有像妈妈一样的生活老师,尽管她对我们的要求很严厉,我们仍能感觉到在爸爸妈妈怀里感受不到的温暖,此时的我们只想说:严厉也是一种“爱”!

当我们的值日没有做到位时,她们会忘记所有的劳累,拿起扫把指导我们做值日;当我们学习了一天写完作业回到宿舍时,她们会用那甜美的笑容迎接我们,询问我们一天的学习状况,并鼓励我们要加油;当我们与同学起了争执,伤心难过时,她们会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与我们谈心,并语重心长地教育与安抚我们。她们教会了我们在教学楼里学不到的东西,也教会了我们更多做人的道理,我们快乐的在这里生活着……初二年级宿舍委员长:张 玲 宿舍长:杨濡溪 502宿舍报道

四、学生在宿舍的行为表现:

1、过分的开玩笑:例、第一次到男宿生活区学生大声吼叫“发情了”集合同学。说得同学不好意思了。有的时候孩子的玩笑不一定是恶意的,很多时候是为了好玩,恼羞成怒在孩子面前就失去了风度,失去风度是小事,让教育失效才是大事。

2、威胁、恐吓:老师管得严,就变着法的刺激老师,让老师恼羞成怒,把老师赶走,甚至公开对老师说我回家告诉我家长投诉你。

3、动作简单粗暴:两句话和不来就动手,踢门、摔门。又可气又可笑。

4、没有安全意识:随手锁宿舍门。

5、不合群:(女生因不做好朋友吵架大发脾气)

6、生活习惯差:不刷牙、不整理内务、不起床、不按时作息等。

五、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如何教育引导这一时期的孩子?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孩子指导和配合:

1、培养孩子良好的德行(不妨碍别人,不伤害别人)

2、充分肯定中学生“渴求接纳,寻求伙伴”这一心理发展特点。

3、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包括“君子之交淡如水”、“人生难得一知音”等。一方面寻求接纳伙伴,另一方面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不要轻易将内心的痛苦、不悦吐露给朋友。

4、指导孩子在交异性朋友时注意分寸,在交同性朋友时同样要注意分寸。

5、正确处理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问题,冷静、客观、理智

6、引导孩子勇于承担自己做事的后果。(例,高三学生破坏门停宿、赔偿)重要的不是价钱,而是教育孩子如何承担自己做事的后果,这个教育是无价的,然而又是使孩子享用终身的法宝。停宿制度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不是困难,家校合作,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

六、沟通方式:

办公室:82747052(徐老师)、82747512(朱主任)

手机:13520341200

邮箱:zhuzhiyan2008@163.com

衷心祝愿各位家长朋友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衷心祝愿您的孩子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感谢您的配合!

(责任编辑/孟娜)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