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部第二学期第19周升旗仪式

作者: 时间:2011-06-27

2011年6月27日上午7:50分,北外附校全体中学生在运动场上举行了第二学期第19周的升旗仪式。

本周的升旗手是来自初一(5)吴羽仪同学:她语文成绩优异,曾获得语文单科第一的好成绩,在班里她乐于助人,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们的好伙伴。护旗手是来自初一(4)薛博宇同学:他是班里的中队长,数学课代表,他为人正直踏实好学,成绩优秀且稳定,工作认真负责,是老师和同学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另一名护旗手是来自来自初一(4)张玲同学,她积极、乐观、向上、尊重师长,乐于帮助同学;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本周中学党支部书记、教学办王静主任做了国旗下发言,他首先简短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走过不平凡的90年,相信不久的将来,无论同学们在国内不同岗位上努力耕耘,还是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打拼,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北外附校的学子们必定有人选择加入到这个中国共产党先进组织中来,随着“中国号”这艘巨轮穿越一切急流险滩,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继续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远航!

升旗仪式结束后,团委书记杜博老师宣读了荣获第18周流动红旗班级,中学德育办杨磊主任为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颁发了流动红旗,之后杨主任为12个优秀学生社团及12名优秀社长颁发了奖状及奖品,教科室周枫榕主任为首届“北外附校中国象棋公开赛”获奖的同学颁发证书及奖品。

附件1:中学部第18周流动红旗班级

荣获北外附校中学部第二学期第18周流动红旗的班级有:

初一(1)、(2)、(4)

初二(3)、(6)、(7)、(8)

高一(1)、(2)

高二(1)、(2)

附件2:在本学期社团活动中,有12个社团被评为北外附校优秀社团,12名社长被评为优秀社长,他们是:音乐社——社长:高二(3)张逸楠;国足社——社长:初二(8)贾泽彤;街舞社——社长:初二(6)储瑜;历史文学——社长:初二(6)吴染;俳句文艺社——社长:初二(8)董文欣;动漫社1——社长:初二(6)饶尧;自然人文社——社长:初二(6) 梁媛;ES舞社——社长:高一(1)催勤勤;魔术社——社长:高一 (1)夏浩然;动漫社2 ——社长:初一(5)郭雪;摄影社——社长:高一(2)李硕;广播社——社长: 初二(4)黄乐威。

附件3:2011年6月20至22日由我校教科室、德育办联合举办的首届“北外附校中国象棋公开赛”,在本次比赛中初二(8)班应海宽同学荣获初中组冠军、高一(4)班刘俊东同学荣获高中组冠军;初一(4)班吴宗政荣获初中组亚军、高二(1)班吴雨桐同学荣获高中组亚军;初一(2)班陈达文同学荣获初中组季军、初一(4)班薛博宇同学荣获初中第四名。

附4:国旗下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2011年6月27日,距离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还有短短4天时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普通一员,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进行国旗下讲话。

利用国旗下讲话的几分钟时间,很难向大家完整地介绍一个拥有90年历史的政党,那就让我们简短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走过不平凡的90年。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开始了漫漫征程。

1921年到2011年90年峥嵘岁月,匆匆走过。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处在秘密状态的党,发展成为拥有389万个基层党组织、8026.9万名党员、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历经磨难巍然屹立,千锤百炼坚强如钢。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强国富民道路;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进行了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战,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中国共产党拥有党员300万,牺牲的党员却多达370万。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烂摊子,195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800年英国工业革命时还低,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白皮书曾这样预言。“中国人口太多,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因为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而垮台,共产党最终也将如此”

但中国共产党不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强劲发展。不但以世界7%的耕地,破解了养活世界20%多人口的吃饭难题,对“谁来养活中国”作出了响亮回答。而且使中国以近4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长期以来,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开拓进取、甘于奉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巨大功绩。回首当年,29岁的周恩来组织指挥了南昌起义,23岁的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20岁的邹容写出《革命军》……翻开苦难辉煌的90年史册,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夏明翰、雷锋、王进喜、张秉贵、钱学森、杨善洲、丁晓兵……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在熠熠生辉,塑造了一座又一座共产党人的丰碑。

一代代共产党人追求的不是“小我”,而是一种“大我”,他们力图把这个“小我”融合到整个民族的进程中。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参加今天升旗仪式的同学们都是90后的年轻人,与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的困难时期相比,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变,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在变,所处的国际环境在变。大家面临的很多问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青年人的理想追求不能变、肩负的社会责任不能变、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不能变。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说:理想对于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人活着有三种,一种是熬,过去我们那个年代农村的人,以及现在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一辈子就是受苦、受煎熬,活了几十岁还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第二种人是过,过的意思就是能主动把日子过得更好。第三种是奔,人还想做更大的事,往一个方向去追求叫奔。这三种结果是不一样的,想奔的人如果机遇不好、或者能力不够可能还不如想过的人。但是想过的人即把日子过好的人永远不能在社会上起更大的作用。由于追求的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未来。

只有奔跑在时代的最前沿,将个人的理想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联系起来,才能实现一个青年人的最大价值。中国共产党这一奔跑在时代发展前列的先锋组织为年轻人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五分钟的讲话难以让一千余名同学深刻理解一个政党,坚定一种信仰,因为这需要时间,需要我们独立理性的判断,作出严肃的选择,但是如能使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学会从电脑游戏中、从只关注个人得失中跳出来,改变漫无目标、得过且过的状态,努力成为襟怀开阔、有追求、敢担当的大写的人……就达到了今天发言的初衷。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无论同学们在国内不同岗位上努力耕耘,还是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打拼,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北外附校的学子们必定有人选择加入到这个中国共产党先进组织中来,随着“中国号”这艘巨轮穿越一切急流险滩,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继续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远航!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