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指向的高中英语听说课研修活动

作者:何鑫 时间:2021-04-08

3月30日,高中英语教研组何鑫老师在高一(2)班完成了“Unit 6 Lesson 2 History Makers”主题公开课。该课型为听说课,何老师基于新教材、新高考开展了听并获取历史事件和历史事件以及听后演讲的技能训练。课后,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在组长韩笑老师和教导处主任孙静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热烈的评课,各位听课老师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并提出的很多中肯的建议来优化教学。

首先,孙静老师对本节课做了重要点评,并指出该课例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亮点突出,使用英语学科“ABCD原则”(Audience, Behavior, Condition, Degree)撰写教学目标,将教学对象、活动设计、行为条件、以及活动预期效果均进行了清晰阐述,并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分层目标,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和学生为主体的根本性。

其次,对于听说课中重点生词的“词汇预教”环节,张晚霞老师指出不仅需要“教”,还需要“练”,比如增加齐读、跟读或者语境中的运用练习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新词,有利于后期对听力音频的理解和相关信息的获取,为学生在后面环节中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锻炼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最后,韩笑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听说教学的科学时间分布应该是听和说占比为三比一。而本节课中基于听力文本进行人物精神品质分析板块占据时间较长,应该适当删减,并增加听力训练的次数。只有充足的输入,才能保障后期的输出。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英语组的老师们深刻体会到听说课的时间分配、教学目标的设计至关重要,英语课程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是基础,在听说课中也是后面小组探究和个人产出的关键前提。因此,高中英语听说课也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完成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感。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