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志愿服务】我校高中志愿者协会五一假期忙“加班”

作者: 时间:2021-05-06

为弘扬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我校高一高二年级20名学生于202151日至52日参加了北京市颐和园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活动伊始,在青龙桥地区义务指路队的高队长带领下,志愿者们进行宣誓接着,高队长为大家讲解了服务内容。随后,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工作,耐心为每一位游客解答疑问。

志愿者们耐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颐和园园区领导和游客的好评,游客的一声声“谢谢”和频频竖起大拇指,是对我志愿者最大的褒奖和肯定。最后,本次志愿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北外附校志愿者们将再接再厉,将志愿服务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志愿者感受:

5月2下午,我们前往颐和园东宫门义务指路队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我们的活动范围在整个颐和园东宫门广场上,分为义务指路、入口处分流引导和售票处协助游客购票三项。在四个小时的工作中,大家积极配合、相互体贴、积极互相换班,体现了我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志愿服务让我体会到了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乐趣,懂得了尽自我所能为社会奉献一点绵薄之力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比如我在售票处提供志愿服务时,一名游客在我的指引下成功的抢到了为数不多的门票,很是欣喜。再比如一对老夫妇行动不便需要前往车站,我和翟同学引导并陪伴两个老人一起走到车站,他们对我们非常感激。这使让我觉得我们的力量即使渺小,但也可以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一点阳光。我想,志愿服务是一片广阔的沃土,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期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为社会做出一份有意义的贡献。在使其他人得到帮助的同时,我们志愿者也能够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耐心沟通、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心平气和地倾听他人的困难并给予合适的帮助。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志愿者活动也为我供给了一个接触社会、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

高一(1)班万育同

我参与了五月二日下午颐和园东门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经历了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很多平时在家里和在学校都学不到或难以理解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胆识与社会经验。记得最深的就是我和另一位同学一起送一对爷爷奶奶去公交车站的事情。一路上他扶着爷爷,我扶着奶奶,奶奶和我说,她今年已经有72岁了,平时在家还要照顾一个八岁,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这是忙里得了空,和老伴出来逛逛。我看着奶奶紧握着我的手掌,她的手有许多的褶皱,那是时光的印记,那一瞬间,我们肩负的好像不只是送爷爷奶奶去车站的任务,还多了许多难以形容的责任。等把爷爷奶奶送到车站,她还双手握着我和我道谢。看着爷爷奶奶握在一起的双手,我突然意识到,身为志愿者,并不是为了任何名声与利益,只是为了能让这个社会上更多的人感受到身边的温暖与关爱。

高一(2)班翟艺凡

这次参与了颐和园的志愿者活动,回顾自己在志愿者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付出的是真实的行动,获得的是真诚的笑容。活动中,志愿者们都表现出色。我所在的志愿者小组负责颐和园划船项目的引导。有人负责提醒疫情防控一米间隔排队;有的负责提醒佩戴口罩;而我负责为游客指路或者回答问题,配合得相当默契。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这次活动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有人过来咨询我们是不是高中生,纷纷对志愿者们表示了赞许。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志愿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让第二批志愿者能够在实践中尽快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力所能及地为社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解决困难。我相信凭着心中无私奉献、诚信待人的信念,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

高一6 陈韵好

51号早上8:55我到了集合地点,我们开始换上志愿活动的服装,按照分工各司其职。有的在入口处,检查健康码,有的在售票处,检票口进行引导,还有的在义务指路。每个人都十分尽职尽责,受到了负责人称赞。在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需要帮助的人。在入口检查游客的健康码是,遇到了许多不会用手机的老人,帮助他们一个个实名认证.... 虽然一上午下来很累,但是真的很有意义。

高一6 孟令依陶

2021年五一假期,再一次回到了志愿服务的岗位上。这一次,我以义务指路员的身份参与志愿活动,真切地遇到了许许多多需要帮助和指引的游客,也在一次次与人交流中收获到助人的喜悦。指明方向、查询路线、入园排队疏散、售票处咨询,以及帮助查询二维码等等,在这些工作中,我从初始的不知所措逐渐变得极为娴熟,能用洪亮积极的语气和态度,及时迅速地做出引导。看到各位游客在我们的帮助和安抚下顺利轻松地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从内心生发出的快乐是难以言说的,我想,志愿服务便是如此,在奉献中收获自我价值,从喜悦中惠及身边更多的人。期待下一次志愿服务的开始!

二(1 刘静怡

 

 

 

(高中志愿者协会供稿)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