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经典 ——美术组“中秋节”主题作品集

作者:陈庆 时间:2021-09-18

     传承传统经典-小学生“中秋节”主题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北外附校小学部美术课上设置了优秀传统节日主题课程。适逢中秋佳节,小学生们学习了解中秋节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花的民俗。赏月、祭月是中秋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民间它表达了人们祈求团团圆圆的美好意愿。


 


       美术课上同学们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传达对中秋佳节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们以书法、黑白线描、泥塑、月饼盒设计、折纸、刮画等形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用稚嫩的小手、赤子之心塑造出心中最真挚、美好的祝愿。 一个个花样丰富、美味的月饼、美丽的嫦娥仙子、可爱的玉兔、皎洁的圆月,经典的中秋诗词,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条件,必须结合新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活的灵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有深远的意义。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