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我校第三届“附校小院士”课题结题成果展在国际展厅举行。9个小课题研究小组历时3个月,经历了选题、开题、调查研究到顺利结题的完整研究过程,结题的小课题组成员被评为我校第三届“附校小院士”。

我校小课题研究小组是科学组老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身边的自然现象入手参与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老师们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生活及学习中发现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实验、设计制作等科技实践,形成自己的科学探究成果。
本次成果展出的九个课题研究内容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探究,对社会问题的调研、建议等。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我校小学生找到了一些贴近他们学习生活的课题,比如平时喝饮料的习惯会对学生的体测成绩有影响吗?医用外科口罩不同的佩戴时间和处理方式对其表面细菌会产生影响吗?双胞胎是否有心灵感应?五年级的学生体育运动情况如何?小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如何?



除此之外,作为生活在北京的一名小公民,同学们还为我们的首都建设出谋划策,他们调查了市区盲道的使用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还有的同学观察到西三旗桥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利用上学前和放学后的时间对西三旗的交通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找到了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


这些小课题除了在校内展示,也参加了海淀区金鹏科技论坛。小课题的研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平台,引导同学们在求实、体验、探索、创新的科技实践中成长。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并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快乐。
(科学组 马亚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