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选修】全面发展 特长突出——初中校本选修课助力学生成长

作者: 时间:2022-01-14


初中校本选修课是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初中校区基于学校实际,以我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整体育人为教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新时代中学生。

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校本选修课程设置,总共开设涉及语言与文学、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人文与社会五大领域,46门校本选修课,其中包括普选课程21门,校队课程25门,最大化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校学生在各项比赛和展示活动中夺得佳绩,美美与共、精彩绽放在北外附校。


多语种校本选修课 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

依据我校培养“复语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培养语言突出,具有专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初中校本选修课语言与文学素养领域的课程,为更多学生提供学习第二外语或是学习第三外语的机会。开设的外语类的课程有:英语戏剧、德语入门、西班牙语入门、法语入门、日语入门、韩语入门、德语之星戏剧、西语之星戏剧、法语之星戏剧、日语之星戏剧、俄语戏剧之星戏剧。


英语戏剧选修课

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大背景下,我校育人目标为培养、复语复合型人才我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接触到欧美国家正宗的戏剧文学,并能够在中外教的合力帮助下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中外文化的体验和交流,戏剧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文化素养、语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021年度“希望中国”双语文化艺术节暨第十二届“希望中国”青少年教育戏剧全国年度终评活动中,范小英老师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我要留下来》脱颖而出,夺得“希望中国”教育戏剧全国年度终评特等奖和最佳课本剧奖,我校荣获第十二届“希望中国”“青少年教育戏剧示范学校”奖。202219日,在第十三届“希望之星”青少年教育戏剧北京市比赛中,初中英语戏剧代表队《快乐乞丐》荣获北京市一等奖并晋级全国赛。



初中辩论选修课

   北外附校初中辩论队聚集了一批热爱辩论的优秀学子,是我校语言类学科的一面旗帜。指导教师林镜老师,队员们本着“辩以会友,论以致道”的理念,在辩论之路上不断前行。辩论队曾多次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辩论赛等赛事中获奖,全面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沟通、写作以及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秀谷文学社

   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镜子,它照耀着人类的灵魂,使人温暖、自由、智慧;而秀谷文学社就是这样一个平台。秀谷文学社通过开展一系列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益的文学活动,为有文学兴趣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并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补充,给予学生更深入的语文教育。秀谷文学社始终以“提供创作平台、提高文学品味”为发展理念,由初中语文备课组长耿天怡担任社团指导教师。秀谷文学社团队编纂并刊印《秀谷校刊》。刊物每期可发表我校初中部学生文章近百篇,在学生中反响热烈。


模拟法庭选修课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然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活动,努力营造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法制氛围,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让同学们感受到法律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法律,让法律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模拟联合国选修课

   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了学生参加国际事务的知识储备,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学生通过代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交官”,阐述立场和观点,围绕中心议题展开激烈的“语言争锋”,在活动中提高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

非遗课程进校园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的意见》及教育部颁布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进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已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已然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015年6月,我校成功申报了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基地校,作为海淀区第一批二十所非遗传承基地校之一。初中校本选修课先后引入多门非遗课程,例如:齐派篆刻、葫芦雕刻、纸塑、面塑、掐丝画等,非遗传承人每周来学校亲自授课,学生学习传统技艺的热情高涨, 我校的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小使者,让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我校学生中很好地传承,更要让学生利用多种语言把中国故事传播到国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力。



金鹏科技选修课

   金鹏科技选修课是为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科学与技术、应用科学与技术、提高科技素质,旨在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积极参加学科实践活动,在生活及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初中理综组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实验、设计制作等科技实践,形成自己的科学探究成果。

   在2020年,第二十届海淀区金鹏科技论坛活动中,我校有12个项目获奖,其中由崔淑珍老和王学辉老师指导的发明创造类项目《利用注射器设计装置玩转化学实验》荣获北京市中小学金鹏科技论坛“二等奖”。在2021年,第二十一届海淀区金鹏科技论坛活动中,我校参赛11个项目全部获奖。在2022年,第二十二届海淀区金鹏技论坛活动中,我校参赛11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音乐对于英语学习效率的影响研究》《“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中生学业状况调查研究》、《北外附校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三个项目晋级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


在北京市“小院士”评选活动中屡获佳绩

  2020年12月,北京市“小院士”研究项目类终评活动中,我校初一年级的从珈铭同学和王彦博同学,,在生物组杨卓老师的指导下,分别撰写了论文《再生水对河岸带柳树水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和《基于岛桥结构的类皮肤柔性LED阵列电子器件研究》,荣获了中学组二等奖。

  2021年11月,北京市“小院士”展示活动项目研究类终评活动中,我校初一(4)班高锐、初一(6)班王若涵两位同学《北外附校生物多样性调查》荣获初中组二等奖,杨卓老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我校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

承担“北京城市蝴蝶多样性调查及保护科普活动”项目研究

   2021年12月,“北京城市蝴蝶多样性调查及保护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学生是未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本项与科研工作密切结合的科普实践活动让科学研究走进校园,有助于更好地增强我校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科普和教育意义。

体育、美育之花在北外附校绽放

   无体育,不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习惯,选择一项自己热爱的运动项目并持之以恒,练就强健体魄,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美育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素养教育。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初中校本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为学生打造多彩的人生底色。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