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研究】“双减”背景下教研组长课例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研修案例现场观摩活动在我校举行

作者:杨卓 时间:2022-04-02

2022年4月1日上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生物教研员杭跃男和王海芳两位教师来我校观摩指导“双减”背景下教研组长课例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研修案例现场活动,我校初中生物备课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2021年10月,海淀区开展了“十四五”时期中小学教研组长“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提升活动,本次研修活动旨在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学习、分组研讨、进校观摩、总结分享等活动发挥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在课例研修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团队研修文化,促进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赵芳芳老师参加了这一研修活动,同时生物备课组也一直跟进此次活动,持续在备课组会进行研讨,不断迭代教研主题、案例设计和评价量表,在经历了学习思考、独立设计、团队研讨、专家指导、实践操作、深度反思、教学改进后,最终将课例研修主题定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并以本次案例现场观摩活动展示研修成果。

课堂上,赵老师首先播放视频海姆立克急救法,借助海姆立克急救法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然后,赵老师展示制作好的立体模型,通过画简图、构建立体模型,使学生能更好地建立结构与功能适应观,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接着,赵老师通过呼吸体验、探究实验,将抽象过程形象化、直观化,并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气压的存在,解决了物理知识带来的障碍,从而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最后通过解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再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升社会责任感。

课后,杭老师和王老师肯定了赵老师的课堂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王老师首先肯定了体验式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她认为,体验式教学课堂观察量表实用性强,尤其是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生成新知和体验活动与重难点结合程度这两点,设计细致;接着,王老师提出,本节的内容较难,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有关于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建议用一个注射器 它点明们的内在关系,四两拨千斤;同时,赵老师能够把重点关系打散,逐一说明,美人在骨不在皮,这节课效果良好,正是因为本节课内在的逻辑结构清晰明了。最后,王老师从学习资料支架、学生学习活动、学科素养与思维认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本节课以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支架,触发了学生多样态的深度学习(体验式学习),实现了学科素养和思维认知的发展与进阶。

杭老师高屋建瓴,从整体上肯定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首先肯定了赵老师把试题资源转化成了教学资源,2018年中考试题出现了海姆立克法的试题,赵老师以此作为项目任务,并利用导航图,将其贯彻始终,体现了单元教学的大概念设计;另外,这次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画简笔画,是一次建模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实现了持续性的评价;杭老师认为,每一节课,需要教师的本体知识,学生的学情知识,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赵老师的这节课做到了“知本体”、 “懂学生”、“ 有方法”。同时,杭老师也肯定了生物备课组这次课例研修活动的成果。在整个活动中,生物备课组能够根据学校校本研修规划和备课组教学计划,进行系统设计和专业实施学科课例研修,整体提升了生物学科课例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使生物备课整个团队获得了专业成长。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