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全国数学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吴正宪再次走进我校指导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本次教研活动聚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研究”这一主题开展课例研究,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由数学教研组长于德平主持。
三年级的李娟老师执教《什么是面积》这节课。李娟老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李老师让学生对比自己刚出生时的脚印和现在的脚印大小,观察体会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再进一步结合更多的平面图形和生活中多种物体的表面,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在探索比较图形大小时,李娟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探索时间,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的过程,在生生互动中,学生总结出了比较实用的方法,比如,割补法、摆方块、画方格等等。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了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整个教学体现了大单元的思想,为进一步探索面积单位了做足了铺垫。

五年级的宋宝芳老师执教《长方体的体积》这一课。宋老师在课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问题激发学生们打开思路积极思考,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拼摆,探究两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大小。通过观察、度量、推理,推导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变与不变”中,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逻辑之美。

吴正宪老师在示例课后进行了分析总结。她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突出强调了“度量”意识,充分让学生用小单位去度量大单位。吴老师向教师们强调,一定要及时更新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图形的直观感知过渡到图形的度量认知。吴老师与数学老师们分享了三个教学观点: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要从知识的整体视角,抓住核心观念,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度量”的整体感知,不仅在知识结构上,还要在要素构成上具有内在逻辑性;形成对“思想方法”的整体感悟,有利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贯通。通过这次教研,老师们对整体把握教材的思路更加明确,提升了图形认识与测量研究的单元整合能力,能够以单元整合的视角组织更有效的数学课堂。
三年级数学组 焦顺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