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缤纷社团系列】唱响国粹京剧 弘扬民族文化——记北外附校“国韵”京剧社团

作者:任杏娜 时间:2022-05-11


京剧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拥有固定表演体系的艺术形式,曾经风靡一时,广受追捧。“唱念做打舞,喜怒哀乐忧”它以高度浓缩的故事形态,流光溢彩的表演风格,俯瞰世间人生百态。

在北外附校的校园里有一个功底深厚的“国韵”京剧社团,有一群热爱京剧表演艺术的孩子们,他们在任杏娜老师的带领下,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靠勤学苦练一一习得。举手投足,眼神眉宇间,将京剧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立志要将京剧这门独特又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



 京剧社团每周坚持训练两次,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了《定军山》、《麻姑献寿》、《穆桂英挂帅》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传统剧目。2020年京剧社团的孩子们受邀登上了央视的舞台,在元旦特别节目中表演了《戏曲串烧》,赢得社会各界好评。孩子们唱腔优美,扮相惊艳,基本功扎实,对传统京戏的神韵拿捏到位,精彩的演出圈粉无数。



除了学习传统曲目,孩子们也演唱《智取威虎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现代京剧选段。在北京外国大学80周年校庆的庆典上,京剧社团的孩子们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喝彩,身段挺拔,唱腔洪亮,展现了新时代京剧少年的精神风采。今年京剧社团在保留传统曲目基础上,学习新编京歌《我是中国人》和《接过红旗肩上扛》,希望孩子们不仅唱好歌,更要将歌曲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京腔京韵悠扬,唱念做打形象。

翰墨雅韵深长,文化根深花香。

做人之基立稳,来日必成栋梁。”

在“国韵”京剧社团的引领下,以学校艺术节、各类文艺活动为平台,孩子们能够更广泛地接触戏曲艺术,通过听、赏、唱、演、论等各种活动激发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愿京剧这朵国粹奇葩,在校园开出绚烂的花朵。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