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后服务“5+3”,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作者: 时间:2023-03-02

随着学生们回到线下课堂,令人怀念的课后服务也重新回到校园。本学期,我校四年级课后服务实行“学科拓展+作业指导”的“5+3”课程模式。每天5节学科拓展课,语数英学科教师精心设计学科拓展课堂,编排校本教材,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学足学好;3节作业指导课由学科老师轮流进班,督促指导学生完成当日作业,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切实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助推学生的个性发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小学的阅读理解是对文学进行的基础训练,主要培养孩子识字阅读的能力,培养阅读习惯,打好语言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再度进行理解,最后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的积累培养语感,锻炼思维和分析的能力。四年级把语文拓展训练的侧重点放在了阅读理解上,每月有不同的主题。本月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剖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其形象各异。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通过“教——扶——放”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以及具体的事例体会人物的形象,比如韩信胯下之辱的能屈能伸、知恩图报;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神机妙算;武松打虎的神勇无比等等。





         数学思维拓展课上老师围绕本学期重难点,深入挖掘教材,从简便计算、实际应用、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一例二练的理解与练习,关注学生的技巧、方法、思想、应用,使知识点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给学生的数学思维插上翅膀,实现日有所进,周有所长,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本学期英语学科的读者剧场特色课程以阅读表达和戏剧表演为主要形式,教师精选符合学情且学生感兴趣的剧本,如Little Red Riding Hoody(小红帽新编)At the Vet’s(宠物医院),Tricking the Tiger(户口脱险)等,让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习得阅读方法,感受语言魅力,同时通过联想创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生动,的剧本诵读,戏剧表演和贯穿其中的互动合作,获得语言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和语言鉴赏的多种体验,进而促进学生的整体提升。通过展示平台的搭建,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

学生根据自己需求进行走班,打破了学生自然班级的界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孩子们课课有收获、天天有进步。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