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中学生第十三届科技节活动中,初一年级成功举办了“学科学,爱科学”的读书分享主题班会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让同学们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增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活动圆满成功,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初一(1)班郝向、高浩轩、关文韬等同学分享了《我的第一本物理量子学》《海陆起源》、《科学家故事100个》等书籍,全班同学就“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与医学”、“能源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太空探索与天文观测”等问题,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与交流。会后,同学们畅谈收获,纷纷表示,这次读书分享会,让自己获益匪浅,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今后一定要多读书,好好学习,为中国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初一(2)班敬明达、齐淼、王翊崧、季好四名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分享。首先,敬明达同学分享了《地球往事》系列《三体》三部曲,使同学们从听说三体到了解三体到爱上三体。接着,齐淼同学分享了《三体-黑暗森林》,给同学们讲解了地球人制作“面壁计划”,三体人制作“破壁计划”,为人类赢得了短暂的生存时光。齐淼同学的分享使同学们明白了只要坚持,克服困难就会成功的道理。随后,王翊崧同学分享了《球状闪电》这本书,精彩的球状闪电视频,使同学们对球状闪电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季好同学分享了《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科学概念,如相对论、黑洞、量子力学等。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呈现出来的概念,让同学们在享受故事的同时学到了科学知识。
以上四名同学的分享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和惊喜,让大家爱上了刘慈欣所著的科幻文学作品,点燃了同学们对生命、宇宙和科学的探究热情,使同学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初一(3)班曹余墨介绍了“世界上顶尖的芯片技术”,包括几大芯片厂商的介绍,计算机电路发展过程和服务器级的芯片技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芯片行业越来越好与对中国芯片发展的信心和希望。
接着,王禹希介绍了“军用机械狗”,以美国机械狗Vision-60”轻便灵活”为例,它最快的速度为每秒三米并搭载了狙击步枪等武器,可以进行远程射击,同时也表达了她和对机械狗未来发展的期待。

初一(4)班孙嘉兴同学分享了科幻小说《三体》读后感,原本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在这本书里通过主人公的离奇经历如春风花语般润入了读者心田,这是孙嘉兴同学读完三体后最深的感触,通过孙嘉兴同学的分享,大家发现科学也可以很有趣。军迷曹海洋同学跟大家分享了我国当前自主研发的最高端前沿的军事武器和装备,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攻击11隐身无人机、DF-41洲际导弹等新型武器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军事知识的窗口。分享过程中,曹浩洋同学不仅向大家介绍了各种武器装备,还就每种武器装备的特色功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哪怕平时对军事不怎么感兴趣的女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

初一(5)班张嘉洋、孔艺萌、黄熙童、马砻轩四名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首先,张嘉洋同学分享了《极简趣味化学史》,从作者简介到分享内容的精彩片段展开,希望同学们和诺贝尔一样,具有鹰一样锐利的目光观察大自然。
接着,孔艺萌同学分享了霍金的《时间简史》。这本书讲解了“时间”这个核心的内容,霍金用清晰而又智慧的语言解读了宇宙的终极物定律,包括空间和时间的本质、“上帝”在创造世界中的作用以及对宇宙学思想和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使同学们在听讲过程中不仅获得科学知识,还拓展自己的思维和世界观。
此外,马砻轩同学分享了《球状闪电》这本书,精彩的球状闪电视频,使同学们对球状闪电有了深刻的认识。
最后,黄熙童同学分享了现代的科学巨作《浪潮之巅——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本书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科技技术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历史和演变,对计算机技术历史中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人物的介绍。书中部分名言“世界是由不同的部分共同组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功先于战略”,“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机会可能来自于挑战” ,“价值创造贯穿于一切”。希望同学们能够对现代的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

初一(6)班八个学习小组分享了科幻小说《三体》《流浪地球》《星球大战》和科普读物《时间简史》。孩子们天生具有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宇宙这个神秘的领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孩子们对生命的好奇心也是选材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想了解人类和地球是如何诞生的,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孩子们也很好奇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他们想了解这些星球的特点和生物。宇宙知识是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也是他们喜欢学习宇宙知识的主要原因。
初一(7)班华文悦和王俊尧2位同学分享了他们喜欢的科学类图书。华文悦分享的是科幻书《从地球到月球》,大家被文中的“用炮弹征服月球”这个狂热的想法震撼,也从书中领略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也不一定会成功的真理,但是不论失败与否,不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这本书中译本出版于1903年,译者是我们熟悉的鲁迅。王俊尧分享了《三体》的前两部,读过此书的几名学生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得没有读过这套书的同学产生了读书的兴趣。本次分享会让大家接近科学、学习科学直到以后爱上科学。

初一(8)班在本次“学科学、爱科学”的读书分享活动中,邀请了华北电力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小组,他们带着成果在8班进行了科技小发明的交流会。首先,大学生介绍了他们发明的乒乓球清理修复机的步骤与过程,同学们在下面非常认真倾听着。接着他们在进行讲解时,其他大学生将他们带来的成果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让大家既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又感概到科技与生活的距离如此之近。最后,来自巴基斯坦的交换生用英语将自己的成果及证书展示给我们,同学们纷纷称赞。
在这一次交流会中,8班同学学会了许多物理知识及作用。同时还巩固了一下自己的英语。大学生哥哥们通过用自己做科技的思路与步骤,鼓励同学们也开始创新与提升。

初一(9)班李奕含,李明朗,袁家兴,王乐然和赵津洋同学分享了关于百科全书、发明、中国高科技以及碳的不同呈现等多元化的主题。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向大家展示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激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首先,李奕含同学分享了一本最新的百科全书,该书涵盖了从物理学到哲学,从生物学到数学的广泛领域。他希望通过分享,能激发同学们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接着,袁家兴同学介绍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发明。这项发明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的特性。他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王乐然同学分享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她详细介绍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最后,赵津洋同学分享了关于碳的不同呈现的知识。她解释了碳在自然界中的多种形态。她指出,了解碳的不同呈现形式对于理解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各个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表示,这种跨学科的交流对于拓宽视野和提高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初一(10)班同学们分别分享了科幻小说《三体》《流量地球》《芬齐》和《小蘑菇》,以及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历程。
同学们更加意识到支撑科幻小说的是科学知识,科学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确在那,只是你要有一双能发现它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