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课堂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教学研究,切实提升课堂的效率,帮助老师们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2024年1月3日下午,全国著名数学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走进北外附校三年级的课堂,和数学邹老师一起同课异构,带领全体数学教师以“新课标视角下模型意识的培养”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教研活动。

首先由邹老师进行《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学,邹老师以“淘气、笑笑,奇思各自从家走到学校,谁走得更快”为引子,非常巧妙地把日常生活中的行程问题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邹老师借助画线段图,让学生推导并深刻理解速度、路程、时间的数量关系式,本节课学生们积极思考,利用已有经验和对生活的理解不仅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能够解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更好的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和速度单位的表示。同时邹老师还利用速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沟通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外延的丰富性。

接下来是吴老师执教的《路程、速度、时间》。吴老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比较和转化中理解速度的意义。吴老师通过图示表述,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现实世界,深刻理解速度这一抽象概念,在掌握了速度、时间和路程含义后,吴老师通过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求神舟飞船的速度和老师跑步的速度过程中,知道速度单位不能只用长度单位表示,还与时间有关,从而建立起复合单位的意识。接着吴老师利用两道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讨论的热火朝天,吴老师一直在不停的倾听,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同学们的思想火花不断地碰撞,最终一起构建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模型,学生们对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整节课学习气氛热烈,师生问答默契程度高。


课堂结束后,吴老师和全体数学教师一起围绕这两节课进行了详细的复盘和研讨,吴老师结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如何培养学生模型意识,以及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发现、感悟并利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建立数量关系模型等问题行交流和讨论,老师们认真参与教学研究过程,畅谈自己的感想,努力从中汲取知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经之路。本次教研活动,吴老师亲自上课为大家指引方向,老师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吴老师儿童数学观的生动再现,通过专家的引领,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大大的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切实的解决了老师们教学中的困惑,助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真正做到了促进课堂提质增效,构建高品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