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我校2023届全体新教师在录课室聆听了一场题为”教师职业发展新路径”的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教授李方先生担任主讲嘉宾。李教授不仅是教育学界的泰斗,还兼任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督导室督学顾问及北京继续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

讲座以《育人大情怀、教学大智慧——教师职业发展新路径》为主题,深入剖析了当前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及未来方向。李教授首先强调学习习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文件,了解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基础的基础;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教师是制高点的制高点;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创新生长点,教师是生长点的生长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教师是根本的根本。”
在全面育人大情怀部分,李教授引用了教育家陶行知的行知教育理念,鼓励教师们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强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教学大智慧部分,李教授提到了于漪老师的教育理念,并指出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他鼓励教师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李教授还强调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教师发展新征程部分,李教授特别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状态——自觉潜心研究,用朴素的词语概括即为“琢磨”。李教授指出,教师的“琢磨”精神,意味着沉浸于教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地。这种精神境界,正是古人所言的“涤除悬览、藻雪精神”,意味着去除杂念,专心致志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创造。他鼓励在座的每一位教师,要时刻保持这种“琢磨”之心,不断追求卓越,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谈到如何优化教师智能研修模式时,李教授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教师们应该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研修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李教授进一步指出,优化智能研修模式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还能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特点,从而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此外,智能研修模式还能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讲座的最后,李教授深情地表示:“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学生三年,更要为学生的未来三十年着想,更要为国家的未来三百年负责。”他鼓励在座的每一位教师,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在录课室举行了北外附校2023届新教师培训结业仪式。李教授和于校长为结业新教师颁发了结业证书,于校长鼓励新教师们要勇于担当、不断进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讲座暨结业仪式圆满落幕,得到了与会教师们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李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不仅为他们指明了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还激发了他们为教育事业奋斗的热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教师们将在教育事业的新征程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2024.6.21
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