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泉《修鞋姑娘》教学反思

作者: 时间:2016-04-15

《修鞋姑娘》一文感情真挚而富有感染力,既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好材料,也是指导孩子写写人记事的好例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服务。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这节课,我主要抓住修鞋姑娘的语言描写,感受修鞋姑娘三句不同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最后,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努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要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而精心备课。现针对本节课做如下反思:

一、确定教学目标,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

课标中标出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本篇课文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对人物的描写很多,比如:动作、语言、外貌,还有“我”与修鞋姑娘的对比中衬托出修鞋姑娘生活的贫寒与心灵的高尚。要抓的写作训练点很多,在本节课中,我摒弃以往的样样都想抓,但是样样抓不好的教学思路。而是着重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语言描写,理解文中的三处语言所表达的深层意思,体会它的好处。从而让学生体会在写人物语言时要讲究层次感和丰富性。

二、直击教学目标,品味人物语言。

为了避免繁琐的教学程序,导致教学目标分散,时间不够,对文本的理解不到位。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目的是引出修鞋姑娘是一个善良、真诚的人。接着,我的导语“那么,作者到底是怎么描写修鞋姑娘为我修鞋的,从而让我感受到她是一个善良、真诚的人呢?”学生在自学中找出第2自然段人物的语言描写。继而,教师、学生和文本进行三者对话,让学生理解修鞋姑娘不按照我的要求去绱鞋,而选择了挣钱少的钉鞋,从而感受到她诚实的美好品质。接着,学生理解后面的两句语言描写,感受到她的热情周到,为人着想。同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理解这三句话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修鞋姑娘的善良和真诚,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语言是要有层次感的和丰富性的。学生理解到位了,就为后面的读写结合做好了铺垫。

三、情感促进朗读,朗读提升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在学习修鞋姑娘的三句语言时,我先让孩子找到修鞋姑娘的语言,然后谈自己的理解。理解不到位时,教师就设置情境,进行情感引导,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正确的理解,真实的感受。只有从孩子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答案,才能说明她真正的理解文章,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了。继而,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感朗读。通过男女生互读,教师引读,齐读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提升了孩子们的情感。

四、读写结合,提升语文能力。

为了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语文教学能真正地为孩子的发展,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我在上课前初读课文时,为了了解孩子的语言描写真正的薄弱之处,让孩子写了写对修鞋姑娘想说的话。结果全班大部分孩子写的都是赞美修鞋姑娘的话,比如:“修鞋姑娘,你真善良,真诚……”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层次感。在课堂结尾,我让孩子们分别从我对修鞋姑娘真心的道歉,真诚的感谢和对人生的感悟三个方面来表现“我”对修鞋姑娘的真诚。再拿写完后的文章跟前测的文章一对比,孩子们很自然地就感受到自己先前的不足了,真正地达到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孩子们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五、不足之处。

1、板书有漏写。在情感朗读完三句语言描写,感悟完人物的品质之后,我的设计中是要给课文题目“修鞋姑娘”用心形的符号圈起来的。因为心形表示“爱”嘛,以此更能突出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美好品质。可是忙乱之中忘了圈了,影响了板书的效果。

2、烘托情感的音乐出现了错误。在教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激发孩子的想象后,本来想以音乐继续烘托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处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之上来抒发自己对修鞋姑娘真诚的话语。但是由于电脑的原因影响了烘托的效果,为此给课堂带来了一点遗憾。

3、个别地方,教师的耐心不够。在引导学生时,教师过于着急,没等学生把答案思考出来,教师就先说出来了。比如,在引导修鞋姑娘“为我着想”的品质时,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有点困难,教师急于求成了,直接把答案说出来了。在这个地方,教师还是应该预设充分一点,在教学策略上再下下功夫。

4、学生在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品质时,教学方法有点单一。本节课,我只让孩子找语言,读语言,理解语言,再情感朗读语言。其实可以读完第一处语言后,剩下的语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或以发放学习单的方式让学生自学,讨论,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我想,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5、音乐声有点大,会影响孩子们写作时的思考。

小学语文组 林国泉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