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 时间:2019-08-29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叫陈旭,很荣幸这次可以作为体育组代表新教师发言。我来北外附校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曾为遇到的问题学生而苦恼过,也因为准备公开课而焦虑过,当然也有看到自己所带的啦啦操校队的孩子取得好成绩而激动过、开心过。去年从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可以说北外附校是我加入的第一个大家庭,虽然之前也有过实习亦或者代课经历,但来到附校的这一年里,让我有种家的归属感,这里有还站在远处就对你微笑的领导,有在你无助时为你无私奉献的同事们,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群像天使一般的孩子们。当今年接到培训通知时,我还想为什么看似同样的培训要参加两次,直到今天,本次培训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好像才慢慢领悟出为什么。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更多的是从校园踏入工作岗位的兴奋当然还有对第一桶金的期待,所以那个时候的我,对于如何做一名教师,如何做一名学生喜爱的好教师还没有更多的感受,我想那时候的我还是略带浮躁的。而通过这一次的培训,看似差不多的内容,却得到了更多的领悟和见解。就像读一本好书,第一次读时也许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当你读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对于以前不懂得地方似乎都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我想这次的我是沉淀下来的我。

新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实这三个阶段可以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来理解各个阶段的关键特征。首先是关注生存阶段,在这个阶段,多半是刚入职或者是入职不久的新老师,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觉得非常陌生,毕竟是新人,想给其他同事或学校领导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因此,他们会把工作重心放在人际关系上是理所当然。其次是关注情境阶段,当人际关系稳定后,也得到学生们的认可时,一般情况下,老师会把重心转移到教学本身,希望能够干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他们比较在乎学生的成绩或分数,因为学生成绩提高了,工作能力就能得到认可,同时,老师的教学成绩也是以后升迁和评职称的重要依据。最后,是关注学生阶段。慢慢地,他们会发现,教育更多的应该关于学生本人,而不仅仅是成绩,一个学生未来能走多远,能力是一个方面,而更多的是他们的道德素质。慢慢地,他们把工作重心从关注学生学科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本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并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我们总会听到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刚进校的我,总想着把自己学到的技能都教给学生,却反而忽视了他们的年纪、兴趣等等。后来在日后的教学中,通过课上的了解、课下的观察,我发现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发展好学生擅长的并努力提升学生对不擅长项目上的兴趣性,达到全面发展。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自身的教学案例:上学期期末的时候,因为天气较热加上一年级孩子年龄偏小,室外上课担心孩子的身体情况,所以改成了室内韵律操教学。我在网上选了一首节奏缓慢的和一首节奏欢快的音乐,当然这两首音乐都属于儿童里的“网红”音乐,然后自己利用课后根据音乐自编了两套韵律操。第一节课自然是先教了一套简单的动作,担心孩子不喜欢,也担心班里男生觉得这像女生的舞蹈动作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支韵律操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每次上课之前都有孩子跑过来问“陈老师,我们今天还跳不跳了”。当然这套简单的还满足不了班里大部分肢体协调,音乐节奏感好的孩子,所以我又趁热打铁教了那套节奏欢快的,有些难度的韵律操。孩子们更是跳的不亦乐乎。每节课的运动量也是大大超标。而对于那些肢体没那么协调的孩子在学第二套动作时,我发现他们也是专注的、认真的。为了增加孩子们的兴趣和仪式感,所以我选了一天不是那么热的时候,把他们带到小操场,放上音乐,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简易舞台,旁边的观众是一些正在上体育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不太标准的动作、以及脸上洋溢着“我就是最棒”的表情,我体会到了这份身为人师的快乐。而我也把这些录成了视频,后期通过剪辑和制作发到家长群,也深受广大家长的称赞。更让我惊喜的是,课后有几个学生家长私信我,孩子回家开始放上音乐自主练习,其中还包括有些班级里的小调皮和小胖墩们。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学校和家长们对体育学科也是越来越重视,家长利用寒暑假不光是给孩子们报了也一些主课内容,同时也是让孩子们参加体能训练营、各种运动项目的培训班等等。曾经有记者提问奥运会组委会成员“体育如何激励一代人呢?”那位组委会的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中去赢,也教会孩子们如何有尊严并且体面地输。”身为一名体育教师,身上同样承担着一份育人使命。说了这么多,我想回到林校长在这次培训中说道的“干好工作的前提是‘热爱’”。作为教师,每天之所以能够自觉的努力工作,主要在于我们对教师工作的热爱,这种热爱源自对教师职业的宗教般的信仰和虔诚。其次是成为你自己,“彼得.圣吉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生而为人的,我们要花费一生的时间来成为人。”我们的教师之路才刚刚开始,这条路上或许会有波澜、有失望,但同时也会有鲜花和掌声。借用网上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倒在了明天的晚上。”让我们一起努力,为附校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孩子的成长照亮起航。最后我想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谢谢大家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