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反思

作者: 时间:2014-12-08

本次组内公开课听评活动中,我在高三年级(4)班执教习题课——《会考测试试卷讲评》。高三年级(4)班是国际班,马上就要参加一月份的会考。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及时反馈、诊断学生的问题,有效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试卷讲评课的关注点。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有效地查漏补缺是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试卷题目由会考要求的核心知识点构成,在上课之前我统计了学生试卷的小分并找出学生的典型错误点,将题型以知识的网络结构归纳分类。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尝试独自改错,我指导课代表组织同学对无法单独改错的题目写在黑板左侧,并把知识点分成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等几个板块。课上请学生讲解、相互提问补充后指导学生归纳核心知识和方法。从课后效果来看学生的课堂参与十分积极,对自己知识的遗漏点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并且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过去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尽量讲深讲透,生怕遗漏,将讲整理好的数学呈现给学生,生怕学生抓不到重点,想错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发展。通过这堂课的实施和课堂观察我有几点反思:

1、试卷讲评前要有学生改错的时间,学生对于个别问题可以独自纠正,或通过查阅课本、同学交流纠正错误。这不仅节省了课上的时间使课上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学生在自查阶段提高了对自己知识储备的认识。

2、试卷讲评要有重点。一张试卷里包含了很多知识,如果只按题号的顺序依次讲解,时间上平均分配就会导致学生对错误理解不透,对核心知识没有印象。40分钟的课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切中核心,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体会重要的数学思想才是在最后阶段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3、试卷讲评要有知识的梳理过程。知识的梳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核心知识、常规方法归纳概括的能力。

4、“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学生完全有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他们的学习是需要引导的,只要有机会学生可以很好完成学习活动。

(高中数学组 朱文曦)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