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组织小学英语语言实践活动 —— 公开课反思札记

作者: 时间:2014-10-20

一、理论指导实践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对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小学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活动,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使小学生能学会用英语进行和参与有意义的活动。这个活动应该是有效的。

对“有效教学”的理解为:有效的课堂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小学英语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以情景为环境,以活动为载体,以交际为主题,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

二、遵循小学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原则来展开教学

(1)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某个教学目标展开。 本节课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进行购物和给出衣服是否合适的建议,我从介绍衣服花色、样式及大小开始进行,从单词到句子再到对话,从易到难,层层递进。利用实物,设置真实情境,让学生课堂试穿,给出合适的建议,与此同时展开生词,句子及对话呈现。

(2)真实性

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是否大多数学生有事可干,而不应让活动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表演秀。为了创设一个真实的购物情景,我早在课前就让孩子们带了自己的旧衣服来,在新知“the shirt with stripes (flowers, checks, spots) ; too tight/ not big enough / too long /not short enough.(etc) How do you think of it fits? It’s_____.” 教授之后,通过PPT告诉他们,商场正在大打折,你想去买衣服吗?孩子们用自己带来的旧衣服做实物,开始了一次真实的语言交流。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孩子们用刚刚学到的语言进行实实在在的交流活动非常兴奋,反应很热烈,他们当有掌握不太好的孩子碰到了实际情况,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不会表达时,会着急地向我求助。我真心地感受到真实交流对于语言学习深刻的重要性,因为真正的交流可以从内心深处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当所学不能满足所用时,他会真的着急,从而更热切地再学习。

(3)交流完整性

本节课课本上的对话并不完整,如直接出现:

Lucia: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jacket? Are the sleeves ________?

Paola: Yes. They _______________.(...)

为了创设更为真实的交流情境,我设计了实际生活中此对话发生之前及之后所能出现的语境。如:

A:Hi, ___ . Nice to meet you!

B:Nice to meet you,too!

A:Are you free now?

B:Yes. I'm totally free.

A:Good , how about shopping now? There is a big sale in Hualian Shopping Mall.

B:Really ? That's a really an exciting news. I love shopping .

A: Let's go!

(In the shopping mall)

Lucia: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jacket? Are the sleeves _______?

三、存在的问题

“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在本节课中,当学生已经掌握了重点的句型、对话的时候,我应该在这个时候退居二线,让孩子们自己总结规律,找到规律,从而习得。可是正是由于我对学生的不放手,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带着他们前行,无形中削弱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课堂中真正地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正是我接下来所要学习的。

课堂互动

实物演练

(五年级张亚妹)

编辑:薛明珠/文 刘冠男/图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