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勘察过程中,在诸城市的主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一处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一些大型恐龙足迹化石。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化石遗迹区地质地貌发育及保存比较完整,经过对周围岩层沉积和遗迹化石点周围地层岩层特征对比分析,初步断定为早白垩纪地质地层。
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陈树清叔叔说,初步确认,这次新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点既有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也有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前期在距离此处十公里外的化石点,也发现了这两类恐龙足迹化石,证明中生代时期曾有大量蜥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在这里生活。
陈树清叔叔还介绍说,此次新发现的水波纹遗迹化石点,在当时是一个滨浅湖,这证明中生代时期诸城地区植被茂密,非常适合恐龙生存。当时气候干旱,湖水非常浅,风吹过后,便在湖边留下了水波纹印痕。
诸城位于山东半岛东南、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是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潍坊市代管。因传说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被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发祥地。
诸城处于胶莱盆地南部的断陷盆地,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构造变形复杂,地质地层发育齐全,盆地凹陷长期连续沉积,为形成恐龙化石创造了条件。诸城龙文化特色突出,恐龙化石蕴藏丰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发现了库沟、掘村、玉皇、臧家庄、侯家屯等30多个恐龙化石埋藏点,埋藏区域近千平方公里。长16.6米、高9.1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诸城恐龙博物馆,被誉为“中国龙城”、中国北方的“恐龙之乡”,有“南自贡、北诸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