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华夏科学魅力

作者: 时间:2011-03-28

展示华夏科学魅力

初一五班 潘宇霆

在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反射成功。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而这些成就的最大贡献者就是钱学森先生。

在美国的伟大成就

1935年8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10月转入加州理工学院,成为了著名力学家冯·卡门学生。主要成就与贡献有:

1、1942年,研究工作成绩突出的钱学森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技术训练班教员,在这个岗位上位美军培养了一批火箭导弹军官。

2、1943,他与火箭专家马林纳合作,完成《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的研究报告,为美国40年代的导弹和探空火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1953年发表了《从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为了低推力飞行力学奠定了基础,并于1954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一书。

不变的中国心

1950年开始争取回国。当时去拜访了一位美国海军部次长。当回家时,美国海军部次长打电话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就这样钱学森受到了软禁,最终钱学森梦寐以求的回国愿望在1955年9月1日实现了。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途。

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我们应该像钱学森学习,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教师评点:作者采取小标题的形式,清晰明白地展现了钱学森先生的两大特点——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不变的爱国之心。选材合理,衔接顺畅,虽然有比较明显的模仿痕迹,但仍可以看出作者的独特用心。希望作者能在逐步的模仿佳作的过程中,成长为文风更加老练的优秀小作家。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